跑步机之附合式减震机构创新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跑步机之附合式减震机构创新设计

CHANG GUNG UNIVERSITY Joining Engineer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Lab. CHANG GUNG UNIVERSITY Joining Engineer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Lab. * 暑期實習期末報告 跑步機減震機構設計 指導教師:侯光華 技術教師:陳淵琛 公司名稱:清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專題學生:楊 鴻 林大鈞 顏宸禹 報告日期:2010/09/24 研究背景與動機 跑步機可以提供在較小空間及較舒適的環境下運動,但其跑步的舒適感遜於操場的PU跑道。若能使跑步機的舒適感不亞於PU跑道, 則此產品的競爭力將大大提升。 亞洲地狹人稠,大樓住戶若使用跑步機容易因所產生的震動及噪音騷擾的鄰居,若能設法降低產生的震動及噪音,可使跑步機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 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 保留前期的研究成果-前軟後硬 減低跑步時對膝蓋的傷害-降低衝擊 增加使用上的舒適感-PU跑道的感覺 鑑別舒適度的方法-量測方式 次要目的 商品化-良好的耐用性 藉由跑板改良產生減低噪音與降低振動的效果。 * 研究流程 * 與先前跑板比較 實際測量 跑板製作 跑板設計 資料收集 跑者感覺定性分析 撰寫報告 感覺良好 緩衝材選擇 彈性材選擇 上蓋板選擇 基底板改造 效果不好 * 跑板設計與製作 * 設計構想 類PU跑道 多數人認為,跑在PU跑道上的感受最佳。 降低噪音 跑步機常放置於室內,故降低噪音極為重要。 前軟後硬 使跑者感受到較好的舒適度,且減少運動傷害。 * 原型跑板設計圖 * 跑板製作新設計 * 後墊起腳區 前墊落腳區 彈性管 CT-01:前墊落腳區 * CT-02:前墊落腳區 * CT-03:前墊落腳區 * CT-03:跑板優缺點 * 優點 跑者感受舒適,其彈性感與PU跑道極為類似 凹凸不平感降至極低 吸震與彈性兼具 噪音明顯下降 缺點 前墊落腳區與後墊起腳區感受差異過大 CT-04:前墊落腳區與後墊起腳區 * * * 實驗數據與結果分析 量測儀器 麥斯科技的應變規組 A201薄膜型力量感測器 多通道ELF 系統與電腦 * 量測儀器 A201薄膜型力量感測器與運動鞋 * 跑板實測數據 * 實驗器具:應變規搭配慢跑鞋 實驗條件: 彈簧:原廠彈簧 速度:3 mph、5 mph、7 mph 揚升角:0°、4° 原廠跑板 腳尖 腳跟 3 mph 57.8% 23.3% 5 mph 54.2% 21.8% 7 mph 42.5% 16.4% * 藍色:腳尖 紅色:腳跟 CT-03 * 藍色:腳尖 紅色:腳跟 腳尖 腳跟 3 mph 20.1% 15.3% 5 mph 26.5% 5.4% 7 mph 34.5% 7.6% * * 結論 結論 應力量測方法確立 將足底應變規置於腳與慢跑鞋底之間,最可以直接觀察不同參數下跑步時的實際狀況。 跑步舒適功能提升 跑板中填入彈性管與吸震體兼具彈簧和阻尼複合組合,跑步時「落腳舒適緩衝,起步踏實有力」。舒適感相當類似PU跑道。 * 結論 產品耐久問題解決 玻纖板高強度、低磨耗、散熱良等特性,非常適合做為降低與跑帶摩擦和保護複合材料的保護層。 PU彈性管的高強度、高韌性特性,在長久使用後也不會出現疲乏及變形的問題。 跑步噪音顯著下降 複合跑板有效吸收跑步落下時的衝擊力,減少跑板與跑步機間的碰撞力道,進而降低跑步所造成的噪音。 * Q A * * * 採用階梯式設計,達到前軟後硬之效果 使用彈性管避免彈性疲乏 加入吸震層增加阻尼效果與耐久度 覆蓋玻璃纖維板提升耐磨性與散熱效果 CHANG GUNG UNIVERSITY Joining Engineer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Lab. CHANG GUNG UNIVERSITY Joining Engineer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Lab. * * 採用階梯式設計,達到前軟後硬之效果 使用彈性管避免彈性疲乏 加入吸震層增加阻尼效果與耐久度 覆蓋玻璃纖維板提升耐磨性與散熱效果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