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镜》说起,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pdfVIP

从《黑镜》说起,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黑镜》说起,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

从 《黑镜》说起 ,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 现实与虚拟之间到 有多远 ?写过 《大数据时代》的舍恩伯格在另外一本重要著作 《删除》中几个 例子或许能给出点启示 :一位应聘中学教师的女子 ,因为几年前的一张拿着类似酒杯并作出喝酒姿 态的社交媒体照片而被拒绝录用 ;一位加拿大医药学教授由于之前在一个极其小众的行业杂志上谈 论自己几十年前服用过迷幻剂而无法入境美国。 而英剧 《黑镜》则进一步地缩短了现实与虚拟的距离。在去年12月推出的 《黑镜特辑·白色圣诞节 》里 ,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当科技发展到某个程度时 ,每个人都被植入了电子眼 ,你可以选 择 「屏蔽」某人 ,比如A ,从此之后 ,A再也看不清你的样子 ,甚至连你的照片也看不到 ,所有关于 你的影像、照片都会变成一团马赛克。如果你不解除这个 「屏蔽」 ,你与A之间的对话也不可能— —你们谁也听不到彼此。 这和你在社交媒体上屏蔽某人何其的相似 ?以微信为例 ,当你不满某个联系人时 ,你可以有以下 选项 :「不看他的朋友圈」、 「不让他看你的朋友圈」、 「加入黑名单」、 「删除」。每个选择都 是一种 「屏蔽」 ,只不过这样的屏蔽还停留在线上虚拟网络里 ,相比于 《黑镜》里的屏蔽来说 ,微 信或社交媒体上屏蔽实在是小儿科。 我不想在此过多讨论所谓 「屏蔽」后面的法律或伦理冲突。我只谈其中的一点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 界的边界正在消失 ,这一趋势会在2015年越发明显。 再抛两个听来的故事。 故事1 :在一部为海盗湾打造的纪录电影 《T PB A FK: T he Pirat e Bay Away f ro m Keyboard》 里 , 海盗湾成员反复向法官们陈述一个概念 :现实生活与虚拟社会绝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社会 ,现实生 活仅仅是远离键盘 (Away f ro m Keyboard )。 故事2 :某个朋友曾反复提起一个命题 :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周围环境就像程序一样的 在loading ? 所有这些故事、实验与想象都指向了物理学大咖惠勒曾说的一句话 :「任何事物 (任何粒子、任何 力场 ,甚至时空连续统本身 ),其功能、意义和存在本身都完全 (即便在某些情境中是间接地 ) 源自……比特。」 简而言之 :哪里还有什么现实 ?随着互联 的深入发展 ,人类越来越感到 :一切都不过是比特的重 新组合罢了。 物联 只是个过渡 业界对互联网发展阶段的总结一般归于以下几个阶段 : 人找信息 人找人 物找物 换言之 ,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物联网分别对应了互联网发展的三大阶段。当信息、人、物体实现 数字化之后 ,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 「0或1」的隐喻 ,就如我曾经所言 : 人类已经习惯使用三个数字比划一位女性的身材 ,在头脑中完成一个触觉之旅。未来 ,一对 相亲的男女可能不用见面 ,只需交换自己的量化数据即可 ,这些数据包括相貌 (用数字描述 相貌 )、身高体重、三围尺寸、房事能力以及以往相亲对象的评价 ,所有这些都以数字化、 可视化的形式出现 ,相亲双方看完这些数字之后以0或1的方式做决定。 从这个角度看 ,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 ,接下来的世界 ,远比物联网更 精彩。 谁在连接虚拟与现实 ? 《大西洋月刊》去年10月曾有篇文章问道 :当我们周遭的事物越来越像手机 ,我们该怎么办 ?文章 的开头提到 ,对于一个普通美国人来说 ,拥有一把榔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相比之下 ,拥有 一部手机则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体验。当你在五金店买下榔头时 ,你就拥有了它的所有权 ,可当你买 下一部手机 ,这部手机的所有权还很微妙 ,的确 ,你看似买下了这部 「手机」 ,可真正令你牵肠挂 肚的并非 「手机」 ,而是手机里的信息。换言之 ,你所在乎的 ,不是现实世界里的资产——手机 , 而是虚拟世界中的资产——数据。 如果说榔头是现实世界里的 「古董」 ,那么手机就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 「新贵」。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 ,一年一度的美国消费电子展 ( ES )简直成了手机展 ,不管是客厅的电视、游 戏机还是厨房的微波炉、冰箱还是卧室的台灯抑或是车库里汽车 ,所有的电器都 「智能手机化」— —一切以软件为核心、可联网。这一切的背后 ,我们看到了三代互联网巨头的决逐 :致力于搜索 的Google将虚拟信息整合到现实世界里 ;构建人与人连接的Faceboo k则在不断挖掘人与人之间的 深层关系链 ;曾经一度沉默的电器、汽车企业蜂拥而上 ,搭建物与物之间的联络站。 除了 「传统」科技企业外 ,新一代企业也在发力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