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学 6l
试论朱光潜文学批评对现代文学史的影响
曹 莹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062)
提 要: 朱光潜的文学批评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朱光潜的批评理论解释
并提升了“京派”其他一些批评家的经验和印象,使其联成一气,建立了较科学的理论体系,代表了“京派”严肃自由的批评风气,
成为其批评的理论“风标”;其次,“京派”成员与怀有不同文学志趣的其他流派或个人难免产生磨擦、冲突与论争,朱光潜用自己
的文学批评为其助威、声援、辩护,忠实地维护“京派”的文坛地位。最后,朱光潜将自己的批评思想灌注到教学、著述以及办刊
和组建文学沙龙等各种与青年接触交流的活动中,影响了一代人的人生观和文学趣味,为促进伟大文学时代的到来做出了巨大
努力。
关 键 词: 朱光潜;文学批评;京派
中图分类号: 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08)02—0061—04
朱光潜的文学批评特别是批评理论对三十年代甚至整个 批评家的相近观点连成一气。“京派”批评家都具有成熟而自
中国现代文学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文学批评以其务实、博 觉的批评主体意识,“从创作思绪过程、作品人物性格结构、艺
大、深邃、高远,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建设者和推动 术接受的审美心理着手,这一些几乎是他们批评的定
者。其重要的文学史地位较多体现在他与“京派”文学的关系 点”L2JP 。李长之提倡批评中的“感情”:“不用感情,一定不能
上。④30年代活跃在北方文坛的“京派”,继承了 E京文化深厚 客观。因为不用感情,就不能见得亲切。……感情就是智慧,
博大的精神气质,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和政治斗争、时尚文化 在批评一种文艺时,没有感情,是决不能够充实,详尽,捉住要
保持着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品格,注重文学传统的接续和繁 害。”L5 萧乾也断言:“由直觉创出的仍须以直觉体验出。”L6
衍,他们不但在创作方面为后代留下了沉静而富诗意的矿脉, 李健吾信仰法朗士的印象式批评,喜欢“灵魂在杰作中的探
更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方面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山脊。这其 险”,他将自己的艺术直觉和审美悟性贯彻到实践中,使他的批
中朱光潜的文学批评功不可没。 评“闪现出灼人眼目的光华” ”。。而朱光潜由克罗齐的“创
一 、 “京派”批评的理论“风标” 造即欣赏”的理论生发出“创造的批评”这一重要批评箴言,加
朱光潜“在批评理论的探索与建设方面的成就,在现代文 上对它的阐释,不仅直接打通了欣赏、创造与批评的美学联系,
坛上恐怕很少有人能出其右” jP ,其文学批评“作为风标凝 而且几乎涵盖了这些批评家的观点和他们的实践特征。
聚了‘京派’的意志”_2』P 。 再次,朱光潜及时总结“京派”的批评成果,并加入自己的
首先,朱光潜的理论成果在客观上对“京派”其他批评家的 特见,使之形成较科学严密的体系。对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的
一 些批评经验和印象构成了抽象的学理上的解释,并使其在与 音律的讲究,是“京派”在文学理念上的共同点之一。通过朗读
朱光潜的理论成果的对照当中得到了提升,其合理性也得到加 探讨新诗的声音形式是“京派”最大的文学沙龙——朱光潜家
强。不少“京派”批评家都主张作者的创作情绪应该“适度”、 的“读诗会”最重要的主题。三十年代,“京派”成员发表了不
“有所节制”o[2]P169沈从:丈将之表述为“情绪的体操”[31P216,甚 少关于诗歌音律的文章,②都对诗歌的音律提出了各自的非凡
至呼吁:应该“极力避去文学表面的热情”,“神圣伟大的悲哀 创见。1936年,朱光潜接连发表了三篇论文:《论中国诗的
不一定有一摊血一把泪,一个聪明作家写人类痛苦或许是用微 韵》J、《中国诗中四声的分析》L8 、《论中国诗的顿》L9],系统地
笑表现的”L] 。;萧乾痛感“五四”文学中一味宣泄悲哀的 探讨了诗歌在声音形式上的各种机制,这三篇文章不仅采用了
风气,以至极而言之:把精力放在诉苦上,使“五四文坛成为一 一 些声学原理和当时音韵学的新研究成果,还将不同语种(英
个繁荣的鸟市,一个疯癫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解读.pdf VIP
- 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范V1.1.pdf VIP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模板)-GJB438C.docx VIP
- 2024年3月17日多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化验员工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记录表(坐标法).docx
- 广东省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 SY-T 5824-93钻杆分级检验方法.pdf VIP
- 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跟踪训练.docx VIP
-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