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对钢管性能组织影响研究-刘麒麟(宝钢科技修改).docVIP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对钢管性能组织影响研究-刘麒麟(宝钢科技修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对钢管性能组织影响研究-刘麒麟(宝钢科技修改)

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对钢管性能组织影响研究 刘麒麟 (条钢产品经营部产品技术室) 摘要:针对宝钢电炉圆方坯连铸机末端电磁搅拌的投入使用,结合钢水浇铸的过热度、拉速以及二冷工艺对比验证不同末端电磁搅拌工艺对连铸坯内部质量以及轧制钢管后对成品钢管成分均匀性、组织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复合电磁搅拌的钢管成分均匀性明显优于未使用未末端电磁搅拌的工艺,冶金效果比较理想,对钢管微观组织性能改善起到良好作用。 关键词: 管坯连铸;末端电磁搅拌;铸坯质量 Effect of Steel pipe on Quality Cast With F-EMS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ound billet caster of Baosteel EAF F-EMS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asting molten steel superheat, casting speed and cooling process 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terminal F-EMS process o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billet internal quality and rolling steel pipe to pipe composition uniformity,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he steel tube composite F-EMS composition uniformity is better than that using an F-EMS process, metallurgical effect is ideal, the steel microstructur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nd play a good role。 Key words: Billet continuous casting; F-EMS; billet quality 1 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单靠结晶器电磁搅拌的作用已经不能满足某些高档产品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善连铸坯质量以及最终产品的实物质量,在铸机二冷末端增加了末端电磁搅拌装置。二冷区铸坯液芯通过电磁搅拌,在枝晶熔断和增殖作用下可促成铸坯等轴晶区扩大和凝固组织等轴晶化,它比结晶器的电磁搅拌更能改善铸坯的中心质量[1] 。末端电磁搅拌作用的实质是借助在铸坯液芯中的感生电磁力强化钢水运动,以此影响钢水的对流、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从而控制钢水的凝固过程[2] 。为了获得最佳的搅拌效果,必须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安装位置处铸坯要有足够的液芯,同时末端电磁搅拌器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功率搅动凝固末端的糊状区[3] 本文主要研究在一定位置下通过对比不同末搅工艺对连铸坯以及钢管产品质量的影响。 2 宝钢圆方坯铸机的主要参数 连铸机型:弧型; 铸机半径:10 m ; 铸机流数:6 流; 二次冷却方式:汽雾冷却; 浇注控制:液面自动控制; 电磁搅拌:结晶器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 浇注断面: □160mm,?178 mm , ?195 mm 拉速范围:0.6~2.9 m/ min 。 试验方案 国外研究认为[4,5] ,采用电磁搅拌后,钢液的凝固界面受到搅拌力的作用,成长中的柱状晶的前端被切断,这样可避免钢液中的夹杂物和气泡被捕捉于凝固界面上的柱状晶中,促使其上浮分离。但只有搅拌参数达到一定要求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搅拌效果。国内外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心磁感应强度达到70 mT、凝固前沿液芯达到35~55 mm 时的末端电磁搅拌器就可以满足搅拌需要[6] 。为了充分验证不同末端搅拌工艺对产品质量影响,分别从搅拌电流、搅拌频率、搅拌方式进行对比验证。 3.1 炼钢主要工序工艺方案 鉴于宝钢BG110S抗硫套管的抗硫性能经常出现不稳定现象,经分析天钢、VM生产的同类产品可知,宝钢BG110S抗硫套管的抗硫性能、硬度均匀性以及微观偏析等指标与同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管坯成分偏析所致。 试验钢种:A 连铸管坯直径:?195mm VD工序 控制合理吊包温度,VD结束钢水镇静时间大于10分钟。 3.1.2 连铸工序 开浇炉温度:1560±5℃;连浇炉温度:1550±5℃ 二冷比水量设定 表1 连铸二次冷却主要参数 K1 K2 K3 % 第一区 5.50 0 40.00 27 第二区 13.00 0 60.00 47 第三区 4.00 0 20.00 15 第四区 2.50 0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