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西部多旋回演化与油气聚集
第 27 卷第 5 期 石 油 实 验 地 质 Vol . 27 ,No . 5
2005 年 10 月 PETROL EUM GEOLOGY EXPERIMENT Oct . ,2005
文章编号 :100 1 - 6 112 (2005) 05 - 0433 - 06
中国西部多旋回演化与油气聚集
何治亮 , 顾 忆 ,高山林
( 中国石化 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部分院 ,乌鲁木齐 8300 11)
摘要 : 由额尔齐斯 —得尔布干 、康西瓦 —龙木错 —澜沧江两大岩石圈断裂所限定的广大西北地区的区域构造格架是由哈萨克斯坦板
块和古中华陆板块中大小不等 、属性不同的古陆块与多旋回造山带镶嵌交错排列而成 ,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特点 。以海西早期
运动 、海西晚期运动 、燕山中期运动为界线将西部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划分为古亚洲洋体制下的震旦 —中泥盆世开合旋回、古特提
斯洋体制下的晚泥盆 —中二叠世开合旋回、特提斯洋体制下的晚二叠世 —晚侏罗世盆地旋回和现今大洋体制下的白垩纪以来的盆
地旋回。按盆地的旋回性和改造程度可将西部盆地群分为弱改造多旋回盆地等六类 。针对多旋回盆地多期形成的多种烃源在空间
上并列、叠置 、交错的复杂状况和复杂沉降及热体制下的多期生烃 、排烃及运聚保存过程 ,完善了已有的复式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分析
内容 ,提出了油气成藏单元的概念并用于对复式油气系统内部不同部位成藏要素与过程的总结 。在对已知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 ,系
统分析了两大盆地中主要油气聚集带成藏的静态条件与动态过程 ,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 ,强调西部油气聚集具有多源多期多灶供
烃 ,两大类多成因储层和封闭系统形成 、破坏与重建构成多种储盖组合 ,不同区带具有多类型圈闭纵、横向空间组合样式 ,存在多期
聚集 、破坏 、调整等复杂过程 。初步形成了从“古亚洲域和特提斯域的区域控制 →多旋回盆地演化与多变的叠加改造方式 →多源多
期生烃形成多相态油气 →复式油气系统中多类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理论脉络 。
关键词 :多旋回;盆地演化 ;复式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单元 ; 中国西部
中图分类号 : TE12 1. 1 文献标识码 :A
西部地区共有沉积盆地 79 个 ,位于新疆境内的 现了多个大中型油气田。
有 49 个 、面积 92 ×104 km2 ,大于 10 ×104 km2 的有
( ) 4 2
准噶尔和塔里木 2 个 ,介于 1~10 ×10 km 的有 1 西部盆地的旋回性和改造的多样性
吐 —哈、焉耆 、伊犁及三塘湖盆地等 8 个 ,其它盆地
的面积均小于 1 ×104 km2 ;河西走廊 —巴丹吉林地 盆地旋回性受控于区域乃至全球性的大地构造
区发 育 沉 积 盆 地 约 20 余 个 、面 积 共 计 36 × 演化背景 ,与相邻造山带的开合过程具有一致性或
104 km2 。 呈耦合关系 。在中国西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过程
中国西部是中国最早开展油气勘探的地方 。最 中大致可分出四大演化阶段[2 ] ,分别为早古亚洲洋 、
近几年准噶尔 、塔里木超千万吨油气产能基地的相 晚古亚洲洋 、特提斯洋 、印度洋四大阶段 ,分别对应
(
继建成和储量的快速增长 ,预示着西部对东部接替 出西部地区的四大盆地旋回 Z —D2 ,D3 —P2 , P3 —
的步伐正在加快[ 1] 。随着针对西部特点的油气地质 J , K1 - Q) 。塔里木盆地属“四世同堂”的多旋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