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DOC

中国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 徐现祥 李 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徐现祥近年发表的论文:《经济研究》(2004.5)、《经济学季刊》(2004.4)、《经济研究》(2002.11)、《经济学家》(2002.4)、《金融研究》(2002.2)和《世界经济》(2001.5)。 联系方式: 徐现祥的联系方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510275) 电话E-mail:Lnsxuxx@ 李郇的联系方式: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510275) 电话:020E-mail:lixun21@21 感谢语: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舒元教授给予悉心指导,王则柯教授、陈广汉教授和陈功玉教授等给予评论;论文完成后,曾有幸先后在“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2003年度重大项目03JDXM79002)和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2SJA790002)的资助,在此表示真诚的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性根源的理论假说,即当今各省区内生的社会基础设施(由制度、政策等构成)的差异决定了其当今经济绩效的差异。在实证分析中,我们把三大改造前私营工业发展情况视为当今各省区社会基础设施的工具变量,从而把各省区当今的社会基础设施内生,结果发现,各省区经济绩效的差异可稳健地归因于其内生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差异,即使控制了地理因素、发展战略选择等。这表明,实证分析支持我们的理论假说。 关键词:工具变量;内生制度;省区差距 一、引言 为什么经济体间的经济绩效存在巨大差异?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人们通常从生产要素的角度(如自然资源、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来解释,但最新理论进展则倾向于制度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25年来,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一个增长奇迹,但省区间的经济差距却不断拉大。在理论上,林毅夫等(1994)人令信服地论证了改革开放与我国经济增长奇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我国省区差距而言,人们目前主要采用Barro回归方程分析初始值、人力资本、发展战略选择、私有企业、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等对我国省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Jian等,1996;Chen和Fleisher,1996;蔡昉,2002;Démurger等,2002;林毅夫等,2003)。另外,随着樊纲、王小鲁从2001年起,逐年发布《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人们已开始定量分析市场化进程与省区经济差距的关系,如王小鲁、樊纲(2004)和周业安等(2004)。但综观我国现有的文献,还存在如下有待改进的地方: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采用Barro回归方程定量分析我国省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决定因素,而没有直接探索省区经济水平的决定因素。而后者恰是目前文献进展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绩效水平的高低更直接关系到经济活动主体的福利状况;大量的实证分析都揭示了外生参数的变化具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Quah(1996)更是明确指出,Barro回归方程所刻画的条件β趋同分析框架偏离了研究经济增长和趋同的初衷,因为跨国趋同分析应关注的是每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的横向比较,而不是与其自身稳定状态的比较。 更为要紧的,人们在尝试定量分析市场化进程与省区经济绩效之间关系时,忽视了制度变迁是内生的。从我国的现实看,改革是利益的再调整,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共同努力推进的;从理论的角度看,由于传统经济体内在的三位一体性质,1978年后的渐进改革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有序性和不可逆性(林毅夫等,1994);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忽视制度变迁的内生性意味着,即使能够准确地刻画各个省区的市场化进程,经典回归方法的估计结果也是有偏的。这也是最新理论进展致力于寻找相对于制度选择更加外生的变量实证支持理论假说Nugent(1994) 随着数据问题的解决,最新的理论进展倾向于寻找相对于制度更加外生的变量,例如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历史传统Barro Mccleary(2003)遵循韦伯的思路,强调宗教传统对制度绩效的作用比较有影响的是AcemogluJohnson 和Robinson (2001,2002)的他们认为欧洲殖民者在殖民地的死亡率影响到殖民地的制度建设殖民者的制度建设将影响殖民地独立后的制度选择和绩效,从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把制度具体化为法律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s)、合约制度(Contracting Institutions)和公民权等,同样采用地理因素、历史传统等外生变量把具体化的制度内生,定量分析这些具体制度在经济发展、投资、金融发展中的作用(Engerman、Sokoloff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