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对偶婚
对 偶 婚 对偶婚的定义:是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的比较固定的偶居关系。 -------摩尔根《古代社会》 妇女不仅是其丈夫的主妻,她也是他的伴侣,是为他安排饮食的主妇,……他们共同照料子女。” 对偶婚的基本特征: 首先, 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结为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这是与群婚的重要区别。但是,这种婚姻不完全排除与其他人婚姻关系。 其次,男女平等。这是与早期一夫一妻制的重要区别。 再次,离异容易。这是不同于一夫一妻制又一个方面。请看下面推导 对偶婚?男女平等?有均等机会提出离婚 一夫一妻?男女不平等?男方有提出离婚的主导权 最后,夫妻无独立经济 一起劳动 一起生活 (5)世系按母系计算 妇女仍居主导地位 对偶婚的实例: 1.瑶族的对偶婚:情人制度和轻易解除的婚姻关系 即一对男女结婚偶居之后,只是保留名义上的夫妻关系,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情人,于是出现了正夫有副妻,正妻有副夫的现象。 ? ? 2.广西金秀瑶族把破竹筒、剪新布、砍圆糍粑等作为离婚手续,只要双方将上述的一种东西劈为两为半,各执一半,离婚便可生效。 3.云南金平的一些瑶族,夫妻任何一方提出离婚,只要请村寨头人吃一顿饭就算离了婚。 粤北的一些瑶族,夫妻双方各提一斤烧酒,互相兑喝,只要把酒喝完就算是离了婚。 有些地男子外出,如果半年至一年不寄钱或不回家,妻子便可退婚,另行招赘。 ? 永内纳西族的对偶婚:阿肖同居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走婚逐渐发展为阿肖同居,演化为对偶婚。阿肖同居有妻方居住和夫方居住两种形式。 阿肖同居的特点: 第一,同居出于自愿 第二,男女平等 第三,婚姻关系比较稳定 第四,无亲生子与非亲生子之别 。 阿肖同居的对偶婚性质: 第一,阿肖同居有共同的经济生活,但多半仍然依附于一方的亲族,缺乏独立的经济基础。 这种对偶家庭,本身还很脆弱,还很稳定,不能使人需要有或者只是愿意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因此它根本没有使早期传下来的共产制家庭经济解体。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43) 第二,同居前无贞操观念,同居后也没有相互独占的习惯。 第三,双方可以任意离异,子女属于母亲。 斯巴达的对偶婚 不育子女的婚姻可以解除:例如,国王阿拿克散德里德(公元前560年)由于妻子不育,另娶了一个,有着两个家庭;又如,大约在同一时期,国王阿里斯东曾有两个妻子不育,便娶了第三个,而把前两人中的一个退了。 几个兄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妻子:一个人如果喜欢自己朋友的妻子,就可以与朋友共同享有她,而把自己的妻子交给一个像俾斯麦所说的壮健的“种马”去支配,即使这个家伙并不属于公民之列,也认为是合乎体统的事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58) 对偶婚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1)个体意识增强 (2)妇女生产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沉重的负担 (3)中年男女表率 (4)婚姻禁例增多 ?对偶婚的历史地位 : (1)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 即: 血 亲 相 婚?族 外 群 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2)促进了母系氏族向母系家庭公社的转化 外氏族人的介入?强化了母系家庭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母系家庭在氏族中作用?促进了母系氏族向母系家庭公社的转化?母系家庭公社的出现使母系氏族发展到颠峰?父系氏族出现 对偶婚的发展变化过程: 早期:数量少,时间短,结合简单,离异容易,无独占观念 晚期:普遍,时代长,出现结婚仪式,离异仪式独占观念萌生 附录-----对偶婚表现: 某种或长或短时期内的成对配偶制,在群婚制下,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还不能称为爱妻),而他对于这个女子来说也是她许多丈夫中的一个主夫。这种情况,在不小的程度上助长了传教士头脑的混乱,这些传教士们有时把群婚看做一种杂乱的共妻,有时又把群婚看做一种任意的通奸。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40) ? 离异容易的对偶婚 在这一阶段上,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子共同生活;不过,多妻和偶尔的通奸,则仍然是男子的权利。虽然由于经济的原因,很少有实行多妻制的;同时,在同居期间,多半都要求妇女严守贞操,要是有了通奸的情事,便残酷地加以处罚。然而,婚姻关系是很容易由任何一方撕破的,而子女象以前一样仍然只性于母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42) 对偶婚的经济 这种对偶家庭,本身还很脆弱,还很不稳定,不能使人需要有或者只是愿意有自己的家庭经济,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