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哲学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的诗歌寓言-扬中第二高级中学
中
国
古
代
诗
歌、
寓
言
和
故
事
的
哲
学
赏
析
教案 高中政治组 朱先锋、刘铁良
先秦哲理寓言1
学习目标: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一傅众咻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往往是关系事情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个人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他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有人听说这事,愿出百金购买这个秘方。宋国人想:我世代漂洗丝绵,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卖给他吧。那人买了秘方后,就去游说吴王。恰好吴国与越国打仗,冬天,吴国士兵涂了那药,手脚不冻裂,因而打败了越军。吴王就给他封赏了土地。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一物品在不同的场合使用,它所发挥得作用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使用,才能做到物尽其用。用人也是这样。
拊马不时
夫爱马者,以筐盛屎,以大蛤蜊壳盛尿。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这人的头碰破了,胸骨也撞碎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顾及客观效果,不同的场合应才用不同的方法。如果只凭良好的愿望,不考虑具体对象和客观效果,就可能好心办坏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不材之木
姓石得匠人达到齐国去,经过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可造数以十计的船的树。但匠人却不看,竟然不停地赶路。他的学生很奇怪,问:“我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木材,而先生却看也不看,为什么?”匠人说:“这是一棵疏脆无用的树,用来造船就会沉,用来造棺材就腐朽得快,用来造器具就会很快被虫蛀,这是一株不能用作木料的树,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会这么长寿。”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看待事物要看其实质 ,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东施效颦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别人要有所分析,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人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先秦哲理寓言2
学习目标: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鲁侯养鸟
从前鲁侯养了一只海鸟,每天向它献酒,演奏乐曲,设牛、羊、猪三牲供奉。但海鸟却忧郁不食,三天就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事情要看对象,不同的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不可千篇一律,强求一致。如果单凭主观愿望办事,不看具体对象,就会把事情搞坏。
腾猿处势
当猿猴生活在树丛中时,攀援着树枝,在其间称王称长。即使著名的射手,也没有办法瞄准它,但是,当它落到灌木丛中时,就谨慎小心,左顾右盼,害怕得发抖。并不是它的筋骨不灵活了,是因为它所处的环境不利,不能充分发挥它善于攀缘的本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努力造就有利的客观环境,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务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鲁少儒
庄子见鲁哀公。哀公说:“鲁国有许多儒士,学习先生的道家学说的人却很少。”庄子说:“鲁国很少儒士。”哀公说:“整个鲁国的人都穿着儒士的服装,怎么说鲁国少儒士呢?”庄子说:“ 有学问的人不一定穿着儒士服;穿着儒士服装的不一定是懂得儒家学说。。”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是看人看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实质。二是研究学问,不能只求形式,弄虚作假,而要注重实际,注重真才实学。
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作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