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活动性评价姜慧大连-中国地震信息网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程师 资格考试复习辅导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2008年8月 大连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考试特点 排队通过 通过率15%—20%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试题依据 考试大纲 考试不超越大纲范围 试题抽样覆盖大纲内容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能力结构 知识判断 理解分析 综合运用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知识层次 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熟悉(理解并简单应用) 了解(具有相关广泛知识)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题型运用 客观题 供答型试题 答案确定、阅卷者的主观意愿影响不到对作答结果的判断 主观题 自由反应型试题 答案的评定要由阅卷者自己掌握、酌情给分 种类:作文(论文)题、论述题、问答题、演算证明题等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客观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判断题 判断题目陈述的正误,相当于有两个备选项的单项选择题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多项选择题 通常有四个或五个备选项,每项得相应分数,选择正确项目分数累加 通常有四个或五个选项,错选和少选均不得分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客观化案例分析题 通常有若干个背景材料 每个背景材料后面有多个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或不定项选择题) 选择题的作答必须依据背景材料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客观题型单选题举例 判断题 所有强震均发生在地壳厚度变异带。上述论述()。 a)正确 b)不正确 正确答案 b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客观题型单选题举例 知识判断 描述地震动特性的三要素为()。 a)震级、频谱和持时 b) 振幅、频谱和持时 c) 振幅、频谱和震中距 d) 振幅、场地类别和持时 正确答案 b 对资格考试的理解 客观题型多选题举例 知识判断 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 ): a)振幅 b)频谱 c)持时 d)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 a、b、c 考试三科目 地震安全性评价法律法规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与实务 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构造评价专业 工程场地地震影响评价专业 地震安全性评价案例分析 基本概念 地震安全性评价: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环境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抗震设计规范: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 安评工作技术思路框图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活动性分析 主要考察从业人员在地震活动性分析中应用技术方法的能力,以及对地震资料、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时空特征、构造应力场、场地影响烈度等问题的掌握、熟悉与了解程度。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地震资料 地震区带划分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地震构造应力场分析 地震影响烈度分析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掌握历史地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定义:区域台网记录之前的地震 搜集:主要使用正式出版的地震目录,辅以必要的调查 整理:编制目录,编制综合等震线图 分析: 可靠性分析(参数校核) 完整性分析(起止时间、最早时间)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熟悉破坏性地震的资料考证和现场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确认震中与震级 资料核查 查阅地方志、中央政府救灾记录等 查阅出版物等 查阅碑文等文物 现场调查 地形、地貌条件考察 文物资料调查、塔庙等古建筑破坏遗迹考察 地表破坏形迹考察 灾情回顾性调查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熟悉破坏性地震的资料考证和现场考察的内容与方法 震级与震中位置的确定方法 空间分布点(一般为县以上行政中心)地震烈度评定 确定等震线 确定震中位置(极震区几何中心)和震中烈度I0 确定地震有感范围A 确定地震震级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熟悉地震资料可靠性与完整性的分析方法。 特点 时段-时间久,可靠性与完整性低 震级-震级低,可靠性与完整性低 影响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水平 人口密度,县以上行政中心分布 战乱 台网密度与分布 分析方法 M-T图 G-R关系 台网监测能力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熟悉区域性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1970以来 全国区域台网地震目录-分析预报中心(台网中心) 省级、区域性地震台网目录 协调-不同省的目录不一样 甄别人工事件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地震资料 掌握微震重新定位的方法。 主要针对I级工作 收集震中附近台网(站)的资料 重新辨认震相(若需要增加震相) 采用或改进定位速度模型 使用新的定位程序 管理与实务—地震活动性评价专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