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缝洞型油藏离散数值试井解释方法研究-油气井测试
2013年10月 油气井测试 第22卷第5期
缝洞型油藏离散数值试井解释方法研究*
龙 武 万小勇 李冬梅 陶碧娥 张 翼
(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主要是裂缝和溶洞组成的缝洞型储层,非均质性极强,基质系统不具有
储渗能力,地层流体以管流或管流一渗流耦合流动为主。传统试井解释方法基于多重连续介质模型和解析渗流理
论,难以对储层特征和流体流动规律正确描述。离散数值试井解释方法通过连续性特征分析,把溶洞和裂缝视为
离散介质进行处理,把缝洞型储层等效为粗细溶洞相间的组合模式,并对粗细溶洞中的流体流动进行管流公式和
等效渗流公式描述,建立8种试井地质模型,对径向流、线性流和储罐流分别进行有限差数值方法求解,绘制典型
曲线并分析各流动阶段压力特征。通过T762井实例应用分析,其解释结果能更好地描述缝洞型油藏特征并指导
开发。
关键词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离散数值试井 管流与渗流研究
中图分类号:TE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388(2013)05—0001—04
缝一洞型双重介质与传统的裂缝一孔隙型双重
0引言
介质完全不同,虽然都属于双重介质的范畴,但它们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属古岩溶缝洞型 的渗流方式和渗流机理有很大的差异。缝洞型双重
油藏,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分布具有不连续性,裂 介质的流体从渗透率相对较高的溶蚀孔洞系统渗流
缝将溶洞连通,致使流体在缝洞系统内的流动规律 到渗透率相对较低的裂缝系统,而传统的裂缝一孔
十分复杂,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而流体又主要储 隙型双重介质则恰恰相反,流体从渗透率相对较低
存在溶洞中n。]。目前基于以多重连续介质模型和 的孔隙系统渗流到渗透率相对较高的裂缝系统。裂
解析渗流理论为基础的试井解释方法难以对测试资 缝一孔洞型介质的井底压力变化曲线,无论在半对
料进行有效解释,无法解释出地下的溶洞性质,其分 数坐标系中,还是在双对数坐标系中,都无法表现出
q
析解释结果与缝洞型网络状油藏的实际地质特征有 双重介质的特征,而与单一孔隙介质基本一致L5J。
很大的差异[3J。将缝洞型油藏作为离散介质来处理 虽然油藏的储集空间由裂缝和孔洞2种类型的孔隙
更符合缝洞型储层的真实地质特征,离散介质数值 构成,形式上可以称之为双孔介质惑双重介质,但由
试井方法对该井的解释结果更好地反应了缝洞的发 于溶蚀孔洞的渗透性远高于裂缝的渗透性质,因此,
育特征,验证了三维地质综合解释的结果。 油藏或油井生产动态特征上却表现不出双重介质的
特性。
1缝洞型油藏流体流动机理
i.2离散介质
1.1缝洞型油藏介质类型分析 小的缝洞组成的地层,其连续性特征尺度较小,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基质孔隙中储油的可能性 在油井尺度上可以视作单一连续介质,而大的洞穴
很小,即使孔隙中储集了原油,开发过程中的流动性 则由于连续性特征尺度太大,在油井尺度上必须视
也极差,属于裂缝一孔洞型双重(孔)介质类型12“J。作离散介质№J。
溶蚀孔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而裂缝是主要的渗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