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红层软岩地质特性及其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PDF

西部红层软岩地质特性及其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部红层软岩地质特性及其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第23 卷 第6 期 重 庆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2004 年12 月 Vol.23 No.6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 Dec. ,2004 西部红层软岩地质特性及其对路基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 2 2 3 吴国雄, 张 斌, 杨应信, 程 强 (1. 重庆交通学院,重庆 400074 ;2.甘肃交通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 3. 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0 ) 摘要:红层软岩对于高等级公路建设影响较大.本文阐述了我国西部红层软岩的分布及其地质特性,描述了红层 软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和工程特性,包括变形特征、抗剪强度特征、水理性质和软岩夹层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分析了红层软岩对公路路基结构形式和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处治措施. 关 键 词:红层软岩;结构特征;工程特性;路基结构;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6X(2004)06-0053-06 1 西部红层软岩分布及其地质构造特征 部分地层泥岩、砂岩呈互层状产出,最大沉积厚度 逾千米,一般为数百米,其上覆第四系黄土,且与 红层软岩泛指侏罗系、白垩系与第三系泥岩、 黄土呈不整合接触. 砂岩泥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等软硬相间的层状 白垩系红层软岩主要分布在甘肃东部地区、河 岩体,外观上以红色为主色调,广泛分布于世界上 西走廊,祁连山地区有少量分布.上覆第三系或黄 [1] 土,呈不整合接触,多沿沟谷出露,属于干旱气候 许多地方,从寒武纪到现代各个时期均有出露 .我 国的红层形成于三叠纪至第四纪的漫长历史时期, 条件下的河湖相红色碎屑沉积建造,以泥岩、泥砂 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它具有透水性 岩、砂砾岩为主,部分地区泥岩、砂岩呈互层状产 弱、亲水性强、浸水后岩体强度软化、失水后易崩 状. 解,岩块饱和单轴抗强度低(小于 30MPa ),岩体 侏罗系红层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及东部地区, 层面之间抗剪强度低,特别是层面之间含水后易产 西部地区沉积范围较小,地层层序不全.侏罗系地层 生层间滑动的特点.我国西部红层主要分布在四川、 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属陆相沉积,以砂岩、 云南、甘肃等地. 砾岩和页岩为主,砂质泥岩呈局区性分布. 1.1甘肃地区红层分布概况及地质构造特征 1.2四川地区红层分布概况及地质构造特征 甘肃省分布的红层软岩主要为第三系、白垩系、 四川盆地红层软岩以侏罗系、白垩系地层为主, 侏罗系地层,其中第三系、白垩系红层软岩分布较 第三系在川渝地区分布较广,但分布面积不大.侏罗 广,地层层序较完整.侏罗系红层地层层序不甚完 系、白垩系地层在四川西部地区缺失,因此,红层 整,局部地段地层层序缺失,呈零星分布.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四川盆地及盆地边缘 第三系红层软岩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东部地区, 地区,且集中在四川盆地(含重庆地区)和攀西地 [2] 黄河以北的李麻沟、沙井驿、盐场堡、清白石以北 区 . 的沟谷及黄河南岸的皋兰山、五泉山、黄岭、西果 盆地的侏罗系几乎全为红层,广泛分布在盆地 园等的沟谷,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颜色呈紫 内.上统是红色泥岩、砂岩、粗岩;中统是红色、紫 色—棕红色,夹少量灰绿色,属山间盆地陆相与河 红色、灰色等杂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泥灰岩; 湖相沉积地层,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为主, 下统是紫红色砂泥岩组成. 收稿日期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