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识贵州
認識貴州 地理概況 自然環境 人口 社會與經濟 都市與交通 地理位置 基本資料 貴州地形圖一 貴州地形圖二 貴州地形圖三 高原比較 地表景觀一 地表景觀二 地表景觀三 氣候圖 月均溫分布圖 衛星雲圖 衛星大氣溫度圖 衛星蒸發散圖 衛星植生圖 人口 1999年貴州人口地圖 1999貴州人口自然成長地圖 社經人口地圖 經濟圖表A 經濟圖表B 經濟─重要產業 交通 主要都市(相片) 夜間影像 區域特色 * 貴州黍稱“黔”或“貴”,位於中國大西南東部,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南,南鄰廣西,西毗雲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國土總面積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國總面積的1.84%。省會貴陽市距重慶長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廣西北海直距約500千米。資料來源2/asp/gov/yearbook/index.htm Next Return Home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爲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爲山地和丘陵。貴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氣溫變化小。年均溫15℃左右,最冷月(1月)均溫一般在3°~6°,比同緯度地區高,最熱月(7月)均溫一般在22°~25°,爲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貴州土壤面積共159100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90.4%。土壤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一黃壤地帶。貴州植被具有明顯的亞熱帶性質,組成種類繁多,區系成分複雜。貴州河流處在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上游交錯地帶。全省水系順地勢由西部、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分流。苗嶺是長江和珠江兩流域的分水嶺,以北屬長江流域,以南屬珠江流域。貴州水、煤、電多種能源兼備,水能蘊藏量列全國第六位。煤炭列全國第五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稱。鋁土礦列全國第二;磷礦儲量是全國最多;重晶石甲冠中華;金礦儲量居全國第十二位。 資料來源同上頁 圖片來源/WAICENT/FAOINFO/AGRICULT/AGL/swlwpnr/china/c_luse.htm Next Return Home 圖像來源 /gtopo30/gtopo30.html Next Return Home 根據數值高程資料來源/mgg/global/seltopo.html所繪製 Next Return Home Next Return Home 根據數值高程資料來源/gtopo30/gtopo30.html繪製 Next Return Home 貴州高原 黃土高原 青藏高原 根據資料來源 /gtopo30/gtopo30.html繪製 蒙古高原 Next Return Home 烏江十里長灘 灞陵河谷 烏江水庫 螺絲灘急流 婁山關 通漩河 相片來源 /lytpk/qt1.htm 以及 /chinatour/chinatour/guizhou/guizhou.html Next Return Home 銀斯墮潭 橋上橋瀑布 滴水灘瀑布 陡埤塘瀑布 連天瀑布 黃果樹瀑布 螺絲灘瀑布 沖坑瀑布 相片來源同上頁以及/~wangyi Next Return Home 石灰岩洞 蝕餘地形 Next Return Home 根據資料來源/ 1970~2000繪製 Next Return Home 1991年一月 1991年七月 根據資料來源/WAICENT/FAOINFO/SUSTDEV/EIdirect/climate/EIsp0068.htm所繪製 年雨量分布圖1991年 Next Return Home 2000年一月一號 2000年七月一號 資料來源/viz-bin/map.cgi?X=-100Y=44Z=4ymd=Be=ammeaN=1l=enenc=0rg=n Next Return Home 2000年一月一號 2000年七月一號 最低溫 最高溫 最低溫 最高溫 資料來源同上頁 Next Return Home 2000年一月一號 2000年七月一號 資料來源同上頁 Next Return Home 1991年一月一號 1991年七月一號 1991年平均 左圖根據資料來源/WAICENT/FAOINFO/SUSTDEV/EIdirect/climate/EIsp0068.htm所繪製 上二圖 資料來源 Next Return Home 人口結構 人口成長 資料來源/information/index.html 與2/asp/gov/yearbook/index.htm Next Return Home 根據資料來源2/asp/gov/yearbook/index.htm 與 /zrdl.htm所繪製 人口數(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Next Ret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