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经济增长 (二) 经济周期 (三) 失业 (四) 通货膨胀 (五)国际经济 (六) 宏观经济政策 (三)失业 1、失业的含义 失业:在当前的工资条件下,愿意而且能够工作的人无法找到工作。 (1)愿意而且能够工作 (2)在当前工资下找不到工作 2、失业的类型 (1)摩擦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4、失业的危害 (1)产出和收入减少 (2)生活水平下降 (3)人力资本流失 (4)犯罪率上升 (5)人格尊严丧失 第九章 失业理论 ☆ 自然失业率的动态决定因素 *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2007\7现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扣税后仅2.448%,相比CPI4.4%的增幅,呈现负利率,而一年期贷款利率则为6.07%。这对于想买房的老百姓来说,房子变贵了。 L:愿意提供劳动的总人数 J:社会所提供的全部职位数量 L1 :就业人数 J1:有员工的职位 L2 :失业人数 J2:空缺的职位 L =L1 +L2 ; J=J1 + J2 L=J; L1 = J1 L2 = J2 (3)周期性失业 JL L1 = J1 J2 L2 两个月前,毕业于辽宁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刘怀揣着毕业证、驾驶证、会计证来到北京找工作;两个月后,历经奔波,小刘空手而归,与初来时的踌躇满志相比,现在的他显得憔悴而失意,“现在找个工作真太难了”,他向记者抱怨道。 像小刘一样,今年有几十万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就陷入就业困境,因为今年是高校扩招毕业的第一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从去年的65%降为50%,212万毕业生中必然有一部分人要尝到一时找不到工作的滋味。 今年我国有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以及等级失业人员近800万人,这三个数字使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达2400万人。而收经济增长的限制,今年全年只能新增就业10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在1400万人左右,再加上受非典的影响,使我国部分地区和行业达到失业警戒线的边缘,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从去年的4%攀升为4.5%。 2003年8月 3、充分就业 (1)含义: (2)自然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人口+结构性失业人口)/劳动人口 工作机会与失业人数数量相同的状态 第二节 价格指数与失业率 一、价格指数 1、GDP消胀(折算)指数 =∑PiQi/∑Pi0Qi i:本年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Pi:产品的本年价格 Qi :产品的本年数量 Pi0 :产品的基年价格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PiQ i0/∑Pi0Q i0 i:消费者购买的代表性商品(固定的商品组合) Q i0 :产品的基年数量 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PiQ i0/∑Pi0Q i0 i:生产者购买的代表性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4、通货膨胀率: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 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πt =(Pt -P t-1) /P t-1 Pt :t期的价格水平(一般用GDP消胀指数) 二、失业 1、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100%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就业人口 失业人口 不在劳动力人口 非劳动年龄人口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 2、奥肯定律: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 的下降,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 间存在着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L:劳动力人口数 E:就业人数 U:失业人数 u:失业率 u=U/L U*:摩擦性失业人口+结构性失业人口 u*=U*/L u*不变,L不变 U*不变 失业人口中找到新工作的人数 =就业人口中游离出来的人数 f:失业人口中重新就业的比率 s:就业人口中离职的比率 fU* sE = fU* = s(L-U*) U* = sL/(s+f) u* = U*/L =s/(s+f) 第一节 职业搜寻理论与贝弗里奇曲线 一、职业搜寻理论 1、出发点:劳动力市场存在不完全信息 2、职业搜寻收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据操作.ppt
- MATLAB软件学习().ppt
-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ppt
- 一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ppt
- 一快速入门.ppt
-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ppt
- 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ppt
- 一绪论课件.ppt
- 一课程简介.ppt
-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ppt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