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的史前人类活动 - Anke Hei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东缘的史前人类活动 - Anke Hein

2015年第2期 四川文物 NO.2.2015 (总第180期) SichuanCulturalRelicsTOTAL 180 青藏高原东缘的史前人类活动 ———论多元文化 “交汇点”的四川凉山地区 ( [德]安可·海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著 张正为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译 李永宪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校 摘要:凉山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接触地带,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区。数条穿越其 间的河流峡谷为凉山地区与横断山脉及中亚东部的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通达途径。根据凉山 地区已有的考古材料,可识别出安宁河谷、会理山区、盐源盆地与凉山东北部这四个不同的 文化亚区,它们在文化因素组合、文化发展方向以及各自与外部文化联系的通道、距离、范 围等方面所表现出的 “文化关系网”及其作用都不尽相同。而各文化亚区之间的关联动因, 则可能缘于地理环境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平衡与经济平衡的需求。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文化交流;凉山地区;石棺葬;大石墓 的意见,而是就所了解的考古材料,通过初步的 一 绪言 观察分析,去展现作为观察文化关联与交流影响 凉山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四川盆 机制与条件的研究案例的理论价值。 地这三个地理单元的交合处,历史上是多个文化 二 地理环境及其区域性 区的连接点。凉山以山地为主,其间亦有众多河 流谷地纵横交错,连接着与高耸的横断山脉及其 本文所指 “凉山地区”主要是四川省凉山彝 他相邻地理区的通达交往,为亚洲中部东缘地带 族自治州,也涵盖攀枝花市和云南省西北部分与 [1] 地理区的界定, 早期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可能的途径。随着 凉山州接壤的县区(图一)。 该 凉山地区考古工作展开与推进,具有明显地域特 北缘以木里北部的高山及大渡河为界,南缘大致 征的遗物、遗迹的不断被发现,表现出该地区与 以金沙江为界。横断山区的地质结构,决定了其 其北、其南及其东那些看似距离较远的文化区之 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是由若干近南北向的深长河 间有着大跨度的关联性。 谷纵贯穿过,导致其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 本文将在梳理当地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带性质,高山沟谷及河流将该地区分割成若干气 外部地区文化在凉山地区的影响及交流的迹象, 候特征迥异的更小的地理区。即使是彼此紧邻的 讨论这些影响的源流以及时间顺序。此外,笔者 地理单元,其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促使人类需 还试图提出发生这些文化关联或交流互动的可能 要以不同的生业方式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相 途径与形式,以及促成交流的动因与地理上的先 互紧邻的区域常常表现为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多 决条件。当然,笔者不可能在本文中提出终结性 考古学文化的特征都是囿于小范围的。然而,凉 40 青藏高原东缘的史前人类活动 山地区纵横交错的沟谷河流却开拓了其与周邻四 气候温暖的安宁河谷冲积平原则适合发展各种农 面八方的联系,使得该地区成为东西南北不同文 业生产。整个凉山地区都蕴藏着丰富和高产的矿 化交流通道的交叉口,古往今来就一直是多种文 床,如会理有着四川最大的铜矿,虽然目前尚不 化的汇集之处。 清楚史前时期凉山地区对这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