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同莘与《公牍学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许同莘与《公牍学史》

许同莘与《公牍学史》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政府曾掀起行政效率运动, 倡导文书档案改革, 由此产生了一大批文书学、档案学研究的专著。许同莘所著的《 公牍学史》就是其中影响甚大, 备受学界青睐的一部。1 许同莘与公牍学许同莘, 字溯伊, 江苏无锡人, 生于清光绪四年( 1878年) , 庚子、辛丑并科举人, 曾东赴日本留学, 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归国后入张之洞幕, 担任文案委员, 从此与公牍学结下不解之缘。1899年, 21岁的许同莘跟随擅长公牍的舅父张曾畴( 字望山, 别号潜园) 在鄂督幕府中“ 学习办事”, 据许氏自己说就是学习治事之文的撰写方法, 参阅前人公文, 借题悬拟文稿等。1906年, 许氏正式任张之洞幕僚。此时的张之洞由湖广总督改任军机大臣, 对僚属起草文书要求极严, 椽吏个个兢兢业业, 不敢有一字马虎。许同莘入幕府之初, 有关外交文书方面的知识多请教于有名的绍兴师爷施理卿《公牍学史》中的《辞命》一章专讲外交文书, 多借重施氏之论。许同莘在《公牍学史》自序中说“ 岁己亥, 同莘始游武昌, 从会稽施先生治法家言于督署。是时距曾、胡诸公之殁三四十年, 幕中诸先生时时诵其文章, 道其轶事, 而督部张文襄公视草严, 椽吏兢兢, 无或敢一字苟者, 既而服官京曹,伯父静山先生屡以言事诣阙下。伯父尝受知阎文介公、丁文诚公, 从容语当日事, 深宵侍坐, 不知其倦也”。由此可见家学、前人对许氏从事公牍影响至深。1909年冬, 许同莘开始编纂《张文襄公全书》“, 发箧而尽读之, 得具知治事之要”, 加深了对公牍写作的研究、1912年许同莘任北洋政府外交部佥事,此后十余年, 完成了清对外条约和《张文襄公年谱》的编纂工作。北洋政府垮台后, 许同莘曾任河北省政府主任秘书。抗日战争期间, 任过河南省政府主任秘书。在此期间, 主要精力用于公牍学研究, 先后写成《治牍要旨》《公牍铨义》, 最后写成传世之作《公牍学史》。 ??? 2 《公牍学史》许同莘所著《 公牍学史》是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数千年公牍演进及其规律“的 公牍学”专著, 对研究中国文书学和档案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5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翻印, 1989年档案出版社作为档案学研究资料丛书, 经王毓、孔德兴校点再版。《公牍学史》12卷分为二编, 前10卷论公牍的源流, 称作《 牍史》。后2卷论公牍要旨, 称作《牍髓》。后附《 治牍须知》,是前述《治牍要旨》一书的改写。全书将牍史、牍论、牍法联为一体, 成为文书学的代表著作。该书首次系统论述公牍史是《 公牍学史一书的主要特色。一至八卷依次论述了上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六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 、元、明、清各代文书档案产生、发展及其制度演进的梗概, 并具体记述历代文书档案工作的特点、文书风格、文书档案工作者; 九卷、十卷则专门介绍历代辞令的撰拟及其范例, 名为《辞命上》《辞命下》。《公牍学史》 的另一特色是系统地论述公牍要旨。《牍髓》内外二篇, 讲述治牍者的思想修养和撰写公牍的基本原则, 比较系统地体现了作者治牍思想和文书学理论“。 积学”为治牍之本, 做官为吏也要读书治学, 反“对 一行作吏,此事便废”的不良倾向“。 晓事”为治牍之要, 晓事即明辨事理“。 立诚”即确立诚信, 临事不苟“。 得中”即权衡轻重, 分别缓急“。 养耻”即文辞浑厚, 不可浅薄叫嚣“。 去忍”即仁厚行文, 不可刻薄、残忍。以上是治牍者的内心修养, 内在功夫, 故称内篇。外篇专讲撰写公文的基本要求“: 述指”即举其要旨者。“ 法后”即向后代人学, 不必袭于古人。“ 通俗”即通俗易懂“。 酌雅”即公牍文字要适当雅致, 恰当引经据典, 增加公牍的文采。“ 甄微”即注意细微, 精益求精。“ 虑远”即思路深远周密。最后还附有《 治牍须知》, 讲述拟写公文应注意的事项, 治牍应掌握的基本技法和技巧, 总结概括了作者长期从事文书工作的实践经验。 ??? 3 许同莘《 公牍学史》的成就和缺憾《 公牍学史》的成就, 首先在于作者“对 公牍学”的倡导和探索。许同莘在《 公牍学史》中第一次使“用 公牍学”这一名称, 并第一个对数千年来公牍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此后, 文书、档案史遂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学问。《 公牍学史》对后来的文书学、档案学的研究, 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具有开创之功。其次, 作者从“ 政与学”“、 政事与文章”的高度和两者相互贯通的观点去研究公牍, 并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了历代文书的内容, 考究了当时的文风格调, 披露了汉之章句、六朝骈俪、两宋空言、清朝八股都对公牍撰写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崇长空文”“、 祖尚浮华”成为公牍顽症, 遂使文书工作从刀笔俗吏操业谋生和以讲求程式为目的的世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