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结核感染’ 筛检之流行病学思考.pdf

‘潜伏结核感染’ 筛检之流行病学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伏结核感染’ 筛检之流行病学思考

「潛伏結核感染」 篩檢之流行病學思考 ■阮聖元 台大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結核感染後之自然病史(Natural history) 結核病是一個古老的傳染病 ,雖然經過許多醫師及研究者的努力 ,至今仍無法完全了 解結核菌在人體中蟄伏至發病的詳細過程 。但根據過去所累積的流行病學研究資料 ,學者 們已建構出肺結核感染的自然病史假說 。現今的假說認為健康人在受到結核菌感染之後 , 一部分受感染者會直接發展成活動性結核病 ,但部分受感染者不會立即發病 ,而是成為潛 伏結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的狀態 ,在潛伏結核感染的患者身上 ,結核菌可 長期潛存在宿主體內再伺機發病(Reactivation) 。據估計 ,潛伏結核感染患者在一生中 , 約有-10%的機率會發病成為活動性結核病(Lifetime risk of TB) ,尤其以受到感染後的一 年內發病的機率最高 ,就發病的比例而言 ,約有一半的潛伏結核感染的發病 ,會發生在受 感染後的前兩年 ,其餘的發病則分布於兩年後至死亡的期間。在肺結核低盛行率的歐美國 家 ,潛伏結核感染的發病是活動性結核病的主要來源 ,所以潛伏結核感染的篩檢及治療 , 自然成為公共衛生上重要的議題 。 上述的肺結核感染自然病史假說提出已久 ,但由於其資料來源年代已相當久遠 ,近年 來也有學者質疑這個自然病史模型的正確性 ,例如荷蘭的學者分析荷蘭2002-2011的肺結 核接觸者的資料(Sloot 201.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他們發現肺結核接觸者中,後 來亦被確診為活動性結核病的個案 ,依其發病的時序推測 ,有多數被確診為活動性結核病 的接觸者 ,其實是與指標個案同期發病的活動性肺結核個案(Coprevalent TB) ,而非受感 染後成為潛伏結核感染 ,之後再發病成為活動性肺結核的情形 。另接觸者經篩檢被診斷有 潛伏結核感染者 ,五年的發病率只有2.% 。有關結核病自然病史的疑義 ,目前仍有待後 續的研究來釐清 。 2 防癆雜誌2016年春季號 2016年春季號 潛伏結核感染的診斷方法 從肺結核感染的自然病史中,我們知道診斷 「潛伏結核感染」,是結核病防疫工作中 的重要一環 。但現今在醫學上仍沒有直接的方法 ,可以檢驗出人體內是否潛伏著結核菌 , 而必須利用間接的方法 ,測量人體對結核菌的免疫反應來推斷感染狀態 。目前臨床上可以 使用的檢驗方法 ,包括 「結核菌素皮膚測驗」(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以及 「丙型干 擾素釋放檢驗」(Interferon- γrelease assays, IGRA) 。其中結核菌素皮膚測驗的使用已 有百年歷史 ,累積相當多的研究資料 ,本文將以結核菌素皮膚測驗為例 ,探討執行潛伏性 結核感染篩檢時 ,應有的流行病學思考 。若以 「丙型干擾素釋放檢驗」來診斷潛伏結核感 染 ,以下原則亦可類推 。 疾病盛行率對診斷工具之影響 我們利用核菌素皮膚測驗來診斷潛伏結核感染 ,其最終目的是為找出將來會發病成為 活動性肺結核之患者 。根據過去的流行病學資料可知 ,一般的核菌素皮膚測驗陽性者 , 終其一生的結核發病風險為- 10% ,意即檢驗值為陽性者 ,真的會有病(發病)的機率為 -10% ,此即為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的概念 。-10%的陽性預測值 水準其實並不理想 ,換言之 ,每診斷100名核菌素皮膚測驗陽性者 ,其中有90-9名患者 根本不會發生活動行結核病 ,或根本不需要預防性治療 。所以若欲使用核菌素皮膚測驗 , 來對一般民眾進行大規模的潛伏結核感染的篩檢 ,並施予預防性治療 ,其實是不可行的。 但目前中央衛生單位卻可利用核菌素皮膚測驗 ,來對高感染風險族群進行潛伏結核感染的 篩檢 ,找出檢驗陽性者並施予預防性治療 ,這其中的差別 ,在於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背景 結核病發病盛行率 ,而導致同一種診斷工具的陽性預測值 ,在不同的族群中有頗大的差 異 。以下我們將剖析疾病盛行率對診斷工具之陽性預測值之影響 。 診斷工具之 「陽性預測值」會受疾病盛行率(Prevalence)所影響 某一診斷工具之陽性預測值 ,與該目標疾病盛行率之關係 ,可由下列關係式來表示 。 所謂陽性預測值(PPV)即為 「檢驗值為陽性者其結果真為陽性的比率」,以公式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