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遗址复原图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 -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ppt

一号遗址复原图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 -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号遗址复原图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 -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讲 先秦美术 第四节 绘画 壁画、漆画与帛画是先秦时期三种重要的绘画形式。壁画即绘制在墙壁上的画,其命名强调的是作品存在的方式;漆画指用漆绘制的画,强调的是作品使用的颜料;帛画是绘制在帛上的画,强调的是作品载体的性质。 一、壁画 壁画是中国绘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之一,其渊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壁画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伦理教化)。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牅,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所以盛也”。 战国时期,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和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壁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规模扩大,题材内容也较前丰富起来。 东汉王逸为屈原《天问》所作的序中说:“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及古贤圣,怪物行事。”这说明此时的壁画不仅画古圣贤故事,还画有天地、山川、神灵、怪物。 《天问》就是屈原看到楚庙的壁画后有感而发之作,共提出了172问,可见,壁画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天地自然、社会历史、神话传说是应有尽有。 这些内容对后来汉代壁画、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帛画 就现存作品而言,最能代表战国时期绘画成就的是出土于楚国的帛画。 目前保存下来的战国时期的帛画有:1949 年在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一件《人物龙凤》帛画、1942年9月在长沙城东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一件“缯书”及1973年再次清理发掘子弹库楚墓时出土的一件《人物御龙》帛画。 从以上两件帛画,大致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人物肖像画的艺术成就。 首先,以线条作为绘画造型的主要和基本手段,线的勾描已比较成熟,有粗细、轻重、流动和虚实的变化,通过线条可以真实生动地再现人物、动物和自然事物,由此,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也已经确立。 其次,设色以平涂法为主,间或采用渲染法。这是早期中国画的设色规律,直至汉魏以后仍然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 再次,在构图上,采用相互隔开、各自分立的形式,不表现物象的前后及相互间的关系,但各种对象排列疏朗、匀整,虽然这种方法较为原始,但符合构图的基本要求,即均衡。这对后代绘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战国时已强调绘画的政治教化功能,这两件作品都具有引魂升天的功能,这说明绘画在社会生活和宗教神话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漆画与铜器上的装饰性绘画 1.漆画 一般是指绘于漆器表面的图画。在相当多的木器上,这种漆画有着相当丰富的表现力,有的是图案装饰,有的是表现人物和神灵。 河南信阳1957年一号楚墓出土的漆瑟,在黑色的底色上用金、朱红、石黄、赭色和灰绿等漆色描绘仙人神怪、狩猎、舞蹈奏乐、烹饪宴饮等景象。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漆画作品还有1978年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漆馆,内外均有漆画,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富有流动的韵律感,为我们充分展现了楚文化浪漫的绘画想象力。 2.铜器上的装饰画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出现的一些以人或动物为纹样的装饰性图画,内容涉及宴饮、乐舞、狩猎、采桑、战争等场景。 这些装饰性图画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其中重要的作品有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宴乐攻战铜壶,该壶上的纹样以剪影的形式在器物上分层表现了采桑、射鸟、宴乐、水陆攻战等多种人事场景 。 这些青铜器上的装饰画,表现方法丰富而极有特色,从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来说: (1)动作性强。 (2)概括性强。 第五节 建筑 青铜时代由于阶级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宫殿建筑和城市建筑得到很大发展。 考古发现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建筑基址长108米,宽100米,高0.8米,台上建筑为南开门有迴廊环绕的八开间木结构殿堂,时间约在夏、商之际。 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城、安阳小屯殷墟、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都发现了商代宫殿建筑基址。 在陕西岐山和扶风又发现了西周宫殿或宗庙建筑遗址。 陕西岐山西周宫殿基址说明当时的建筑物布局对称、整体严谨,已显露出等级与礼制的差异,可以说开创了后世宫殿、庙宇建筑的先河。 战国时期,盛行高台式建筑,其特点是先用堆土夯筑数层高台,然后在高台顶部建造宫殿,并在不同台阶上构筑迴廊,形成一个外观似层阁叠嶂的宏伟建筑。 战国建筑可以河北平山中山王陵为代表。它虽是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但从墓中出土的一方金银错《兆域图》铜版,即此陵的陵园规划图,仍可知它原来的规划意图。 复习思考题: 试分析《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猎虎纹铜镜 洛阳金村出土 一号遗址复原图 殷墟博物苑 殷墟妇好墓享堂 盘龙城宫殿复原图 岐山宫殿甲组遗址复原图 岐山宫殿轴侧剖图 召陈遗址平面图 召陈遗址F5复原平面图 召陈遗址F5复原图 出土的《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