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张璁的“大礼议”与改革思想 - 浙江大学学报
第 卷第 期
%! +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23 , %! 42 ,+
年 月
!! ) ( )
!#$%’ ( )*+,-%. /%-0+$1-23 4#5%-2-+1 %6 78-’ 78-+%8+1 563 , !!
论张璁的“大礼议”与改革思想
张 立 文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北京 #()! )
[摘 要]张璁继承永嘉功利学派的思想,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弊端,进行了改革,并在清理勋戚
庄田、撤除镇守太监、清理吏治、倡廉反腐及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而不称王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后人认为他事功似胜张居正一筹。
[关键词]大礼议;三礼;功利学派;至圣先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张璁是一位嘉靖初年清廉、刚正、智勇的,功在国家人民的政治家;是一位敢于撤除镇守太监、
清理勋戚庄田、澄清吏治的改革家;是一位严革贪风、倡廉反腐,足为后世楷模的纯臣贤相。
一
“大礼议”之争,是 年来的公案。时至现代,仍然褒贬殊异,需予澄清。“大礼议”两方,一以
’
杨廷和等为代表,一以张璁等为代表。张璁发扬改革派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
恤”的“三不足”精神,无惧政治风云的险恶,对大礼议首发“异议”,词严气壮,不悚不慑。支大伦说:
“大礼之议,肇于永嘉(张璁),而席(书)、桂(萼)诸君子和之,伦序昭然,名义甚正,自无可疑。杨廷
和上畏昭圣,下畏人言,力主《濮议》。诸卿佐复畏廷和之排击,附和雷同,莫敢抵牾。” 时
[]( )
# / , #
杨廷和为首辅,不仅有迎立世宗之功,而且在武宗已死,世宗继未继间,总揽朝政,权倾朝野,而为世
宗所倚重。当礼官议兴献王主祀称号时,“廷和检汉定陶王、宋濮王事授尚书毛澄曰:‘是足为据,宜
尊孝宗曰皇考,称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母妃为皇叔母兴国太妃,自称侄皇帝名……有异议者即
奸邪,当斩’。” 杨廷和为此所定的调子,非常专断,排斥一切异议,并把异议者定性
[]( )
! // ,’%0 $ ’%)
为“奸邪”,定罪为“当斩”。这个定性一直延续到明清以至近现代,一些人跟着杨廷和调子唱了’
来年,可谓影响深远。
礼部尚书毛澄根据杨的旨意,于正德十六年( 年)五月初七会文武群臣上议,以汉定陶王
#’!#
嗣成帝、宋濮安懿王之子嗣仁宗为据,尊孝宗为皇考,称兴献王为皇叔兴国大王。再议,群臣执如
初,几成定议。在这种情势下,谁敢冒“奸邪”之恶名,“当斩”之罪名。它关系着“异议者”一生的功
名利禄,以及身家性命。这对于一个刚中进士才两个月,无权无实职的观政礼部的张璁来说,提出
“异议”,岂不是鸡蛋碰石头!不仅要碰得头破血流,而且要把“奸邪”、“当斩”的恶名、罪名统统往自
己的头上戴,哪有这样不审时度势,“希意干进”、“志在逢迎”的人!
张璁“自少业举子时,即好读礼经” ,对《三礼》造诣颇深。在中进士前,于瑶溪山中罗峰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