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与王夫之的学说.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守仁与王夫之的学说

第九章 中外著名教育家的生平与学说 第七节 王守仁的生平与学说 其主要思想 王守仁承袭了孟子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他有句名言: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他重视心,倡导“心学”。他认为“心即理”,理在“心”,在内不在外,所以”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教育可使人“不假外求”,“求理于吾心”。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正是去人欲,致良知,去掉“物欲”的“昏蔽”,使人心的“良知”,即人内在的道德行为能重新端正起来,自觉的遵守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和伦理常纲。 教育目的 为实现“致良知”的教育目的,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反对“知行脱节”和“知而不行”。他认为“知”与“行”是相互渗透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行合一。因此,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省察克治、静处体悟、戒绝骄傲、事上磨练 *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汉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他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代表作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大学问》 儿童教育 诗歌 习礼 他制定《教约》,要求学校教师和学生遵守执行,其中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诗歌。在如何进行诗歌、习礼和读书方面,还规定了一套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教诗歌与习礼,不仅分班轮教,以相互观摩,还有汇演比赛等各种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对儿童具有相观而求进的作用,而且“使其乐习不倦”。 读书:主张授书要“量其资禀”,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要常使儿童 精神力量有余,而无厌苦之患,却有自得之美。教学务使儿童 “专心一致”,口诵心惟,字字句句,反复思考。其目的,使儿 童的其“义理”掌握书中的精神,使儿童“聪明日开”,智力得到 发展。 王守仁在做官镇压农民起义的过中,认真的总结了历史上社会教育的经验,把创立学校和实行乡约的教育形式结合起来,并加以理论化和制度化,使社会教育成为为明朝封建政治服务的重要工具。除此以外,他还认为,良好的封建统治应当以良好的封建道德教化为基础,而良好的教育又是以严密的行政管理组织为基础的。 王守仁所提出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一些主张对当时的教育改革起了积极作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经历:王夫之(公元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后称船 山先生, 7岁读完十三经,14岁考入衡阳县学,24岁考取举人。 生活: 他鄙视农民起义军,忠君思想很重,有极强的抗清之志。在衡阳起兵“反清复明”失败后退隐山林,研经讲学,潜心著述,教授生徒。 贡献:在论教育问题方面有这么一些著作:《黄书》 《读四书大全说》 《礼记章句》 《张子正蒙注》 《姜斋文集》等。 基本教育问题上 个性是后天学习形成的,主张人性日生日成,性与习成 要重视人的合理需求与欲望的满足 教:教师在行动和道德上能作学生的榜样 学:学生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自觉的认识过程 教育对个性的形成: 发展人性: 教学方面 教育对个性的形成 (1)他说“未成可成,已成可革”,教育则是“革的力量” (2)人有”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通过教育,可使先天潜在的认识能力得到增长和发展,取得认识才能, ( 3)“习成而性与成”指习染和主观学习两个过程。 (4)“性日生”与形而上学、命定论者“生而不移”说针锋相对. ( 5)若教育能“尽人才”,则“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发展人性 他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观。 主张将人性和人欲结合起来,认为天里即在人欲之中。 “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人而别有理也”,强调理与欲皆然而非人为。 治国 他认为明亡的原因在于统治者王守仁倡导唯心主义理学,他主张提倡“经世致用”, (1)学用应结合,主张“废古今虚渺之说,而反之实”要士子学习“天人治乱、礼乐、兵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