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刘桂环).ppt

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刘桂环).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刘桂环)

* * 中国环境科学年会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政策研讨会 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刘桂环 中国环境规划院 2006年7月8日 江苏 · 苏州(胥城大厦) 报告框架 问题的提出 解决问题的原则 解决问题的路径 解决问题的对策 1. 环京津贫困带概况 2. 环京津贫困带面临两难抉择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 4. 生态补偿类型剖析 5. 生态补偿的路径选择 6.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总结 1. 环京津贫困带概况 环京津贫困带包括河北张家口、承德全部县(区)以及保定的易县、涞水、涞源24县(区)。2003年贫困带24个县(区),贫困人口182万人。2003年,贫困带24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北京差距高达0.73,而同期广州与广州周边山区县的差距为0.49,上海与南通市的发展差距仅为0.33(《河北省发展战略》,宋树恩,2003年)。 环京津贫困带是京津众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和水源涵养区,北京地区用水的83%和天津地区用水94%均来自本区域内桑干河、洋河、潮白河和滦河四条河流。这一区域在京津冀都市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环京津贫困带的两难抉择 2.1 如何快速有效地发展经济使贫困带脱贫 贫困原因 为保护环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限制污染型工业发展,保护环境 主要表现 工业项目因环保下马,保障水库水质 农业减少水浇地比例,保障对下游用水的足额提供 2.2 如何维护流域生态安全保障京津冀都市圈的的可持续发展 2. 环京津贫困带的两难抉择 北京生态屏障 对京津周边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但目前京津周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水资源严重匮乏威胁着京津的饮水安全 官厅水库的主要支流永定河1956-1993年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97亿立方米,而到九十年代末则下降到1亿立方米;密云水库的主要支流潮白河1956-1984年的年平均径流量为2.24亿立方米,而到九十年代末则下降到1.18亿立方米。 2. 环京津贫困带的两难抉择 2.3 环京津贫困带摆脱“两难”出路 寻找突破口 打破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怪圈:京津重要水源地 选择切入点建立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长效机制:生态保护 以流域为载体建立环京津贫困带的生态补偿机制:资金渠道 3.环京津贫困带生态补偿遵循的原则 “谁保护,谁受益”原则 :针对保护者提出 “谁受益,谁付费”原则 :针对受益者提出 流域生态保护主体:流域上游(大部分位于贫困带),林水环保部门 对流域生态保护主体给予必要的补贴,提高其生态保护的积极性, 流域生态保护的受益主体无法明确时,通常由政府来买单 流域生态保护的受益主体可明确时,完全可以由受益者付费 环京津贫困带探索生态补偿机制时,生态保护的受益主体比较明确:流域下游 4. 环京津贫困带生态补偿类型的剖析 4.1 按政府介入程度考虑 政府补偿 市场补偿 通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实施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当受益者不明晰时,可以采用这样的补偿方式,目前较普遍 对环京津贫困带上游发展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应该以政府补偿为主 政府引导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之间自愿协商实现生态补偿 实现市场补偿要求生态环境服务的市场体系发育相对健全 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服务市场发育还不健全 因此,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市场补偿 这种补偿容易使受补偿方产生“路径依赖”,影响补偿效果 4. 环京津贫困带生态补偿类型的剖析 4.2 按补偿效果考虑 “输血型”补偿 “造血型”补偿 政府或补偿者将筹集起来的补偿资金定期转移给贫困带 让被补偿方有效利用筹集来的补偿资金 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受补偿方真正做到“保护生态致富” 补偿资金转化为技术项目安排到环京津贫困带 帮助被补偿地区发展替代产业 补偿的目标是增加落后地区发展能力,形成造血机能 这种补偿方式在环京津贫困带内可以实现 对于环京津贫困带而言,上述四种补偿类型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近期来看,更多地要从政府介入的层面来探讨其生态补偿的机制,同时考虑补偿的实施效果,把生态保护溶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从而真正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 管见 5. 环京津贫困带生态补偿的路径选择 5.1 以贫困带为载体建立环京津生态经济示范区 5.2 以“流域环境协议”为主线构建环京津生态补偿机制 5.3 以“流域异地开发”为平台为环京津贫困带寻找发展空间 以贫困带为载体,以生态补偿为纽带,把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合理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与建设规划。 确定流域上下游应该承担的责、权、利 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提出并监督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目标 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对流域内各区域水质达标情况进行鼓励或惩罚 在下游地区集中设立开发区 为上游地区不能布置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