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后汉书》 .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后汉书》

* 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后汉书》 杨震,字伯起,是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人。少年时期,家境清贫,开私塾与租田务农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世人赞其“时经博览,无不穷究”,后因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从师者如市,当时被誉为关西孔子。五十岁才步入仕途,历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他做官清正廉明,后被提拔到朝中历任太仆、太常和司徒等职,颇受朝廷重用。但因好直谏不久受奸人诬陷被撤职,蒙受冤屈而死,后沉冤昭雪,后世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四知书院”。 本文出自范晔的《后汉书》,它与司马迁的《史记》;东汉 班固的《汉书》: 西晋 陈寿的 《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 杨震暮夜却金 震少好学,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①之,举茂才②,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公性廉,不受秘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③,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 “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 《辞海》上解释为“清廉,清白。” 屈原《楚辞》中有“联幼清以廉洁兮”之诗。 王逸注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初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结构。 1、杨震的为官之路 2、杨震暮夜拒金?? 3、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 1、解释加点实词; 好 知 仕 举 使 之 遗 谒 厚 或 精讲课文。 (喜欢) (做官) (推荐) (到 ...去) (拜见) (重,深) (了解) (知道) (让) (赠送)wèi (遗留)yí (有人) 阅读第二部分,思考问题,理解中心; (1)王密为什么要暮夜给杨震送礼? (2)杨震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杨震当时的话应该怎样朗读 ?) (3)你认为杨震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了杨震的教育,你认为王密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