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变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媒介变迁

不同媒介传播载体鉴赏 从古至今,传播文学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传播媒介在文学传播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播史上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革新,都引起了文学传播飞跃式的发展。在此期间,文学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据专家分析,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五个阶段。 (一)口语媒介是最早的一种以口头语言形式实现人际传播的语言媒介。据专家推测,距今 4 万年到 9 万年前,人类逐渐形成了说话的能力。口语作为家族或部落内部的人际沟通的手段,出现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的相当早期阶段。简便快捷、与身体语言和原始礼仪相伴随、真切生动是口语媒介的特点。中国原始文学孕育而生,往往以歌谣形式存在,但其文本规模较小,文本传播空间范围有限,具有不稳定性和流动性且不易保存。 (二) 文字媒介是一种以书面符号系统承担人际传播任务的语言媒介。中国是最早发明和运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先后发明和应用了这些汉字媒介:石头、青铜器、兽骨、竹简、木牍、缣帛和纸张等,使文学创造的方式可由原来的口传转为书面笔传。古代智慧的先人们运用汉字媒介及相应的手工书写方式,创造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追溯到先秦时期, 《诗经》里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楚辞》中屈原“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再到魏晋南北朝陶渊明写下一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抒发自由淋漓的情怀。 唐五代李白杜甫大放异彩,体会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自由浪漫,也感受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伤惆怅。宋金时代,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诉说离愁之哭。元代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是旅人的哀伤。明清小说通过文字媒介大放异彩……这一切的文学形式都是通过文字媒介得以传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汉语各方言区之间的口语传播的障碍。使得诗歌、散文、史传文学流芳百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 (三)印刷媒介是一种把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复制在纸张上的媒介技术。手工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历史悠久。大约到晚唐至北宋时期,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印刷逐渐地应用于文学传播,成为文学的一种新的普遍性传播媒介。印刷术的发明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了起来,对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唐代刻印的书籍,只有《金刚经》保存了下来,这本书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刻书籍。到了五代,封建官僚冯道曾向皇帝建议雕版印刷儒家经典。经历了四个朝代,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才全部刻成。诸多古代的经典文学,诸子百家,诗词歌赋都通过印刷媒介加快了其的传播的速度,扩大了传播范围,使后人得以保留欣赏。 (四)大众媒介是一种现代信息传播渠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都是其传播形式。在中国人普及手工印刷术并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数百年,德国美因茨的普通金工古登堡在 15 世纪 40 年代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印刷机。由于有了印刷机,大大促进了书籍的生产、传送与阅读。鸦片战争之后,机械印刷媒介传入中国。为中国古代文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崭新的大众传播方式,至此,文学从手工传播演变成为大众传播。文学得以从数量有限的手工业生产变成了数量巨大的工业生产。 (五)电子媒介是大众媒介的重要形态,主要包括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四种形态。 广播能够传送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剧本及说唱文学,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诗歌朗诵,广播经典小说等等,又使得古代文学更加渗入现代人们的生活。 电影,是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媒介技术。电影是在 1895 年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不久后传入中国。1905 年出现第一部记录影片《定军山》。90 年代初以来的中国,征服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公众,对于 90 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产生实质性重大影响。 电视在中国诞生于 1958 年,到 80 年代出现飞速发展局面。从 90 年代初起。从电视连续剧《渴望》《围城》开始,电视与电影一起上升到中国社会大众媒介中的“第一媒介”或“中心媒介”的地位,也正是在此时,电视对于文学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网络媒介是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网络媒介大大促进了文学的传播、储存和复制。使得人们在网上的文学对话有可能更具有个人化和个性化特征,带来新的文学体验。“杜甫很忙”、“李白的诗能预见未来”都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娱乐了大众,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传媒的发展。 总的来说,上述五种媒介无论兴衰都在今天的文学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为载体,尤其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大众媒介和电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