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是怎样亡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崇祯皇帝是怎样亡国

崇祯皇帝是怎样亡国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在位17年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末帝大多沉湎于酒色,而明朝末帝崇祯朱由检则是个例外。他18岁称帝,17年后即亡国,后世对他的评价却不错。史书说他“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佞,天下想望治平”。《明史》的作者张廷玉也说,崇祯“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也有的史评家说他“宵衣旰食”、“殚心治理”,将其归于英主之类。 果真如此吗?史实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大明王朝灭国三百多年来,流行的看法认为,明末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18岁登极后即深谋远虑,谋定后动,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举翦除魏忠贤阉党,赠恤天启朝遭迫害的杨涟、左光斗等正直之臣。继之毁《三朝要典》为东林党人辩冤,并起用有谋略的良将袁崇焕总督辽蓟抗拒后金,表现了非凡的机谋和才干。 他开局顺手加之铲除魏忠贤阉党集团深得人心,一时有了“英容中兴之君”的美溢!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如一株怒放的昙花,耀眼一刻后便光彩不再了。问题的成因虽十分复杂,政治大气候是首要因素,他的盲目自信、猜疑嫉贤、滥施酷刑之失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的朱明王朝经过他祖父神宗、生父光宗、乃兄熹宗的惨淡经营,王朝的政治生态仍然每况愈下。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各派政治势力都在为既得利益或瓜分更大的利益进行着殊死搏斗。更令朝廷头痛的是西北各地的饥民大起义已成燎原之势,整个晚明社会就像蓄满药石的火药桶,只要崩上一星火花就会引发无法避免的大爆炸。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关外的后金政权,正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寇边,觊觎大明神器。 在内忧外患不断,国是日非的背景下朱由检黄袍加身了。最初他确曾“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决计再次中兴大明王朝。但由于他没受过从政训练,根本不懂得治国之道。加之生性疑忌,又急于求成心切,总想一口吃出个胖子。几个月后政局不见起色,他看谁都不得力,结果走马灯似的撤换大臣,或因小过罪人而大开杀戒。粗略统计他在位17年,共任命过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副相),可见他用人轻率之一斑。后来被他杀戮的相当于首辅的内阁大学士2人,他直接下令杀死的总督7人、巡抚11人,被迫自杀的1人。被他利用特务手段抓进监狱里关押、殴打、间接逼死、自杀或判刑、流放的巡抚和尚书、侍郎几十人。公元1641年,即朱由检当国14年后被关押在大牢里的三品以上的官员145人。这个数字见于官方史料,当时崇祯朝举国上下大约有文官一万多人,其中三品以上的文官远不到百分之十。人们不难想象如此多的高官被打入大牢,官场的阴森景象会是什么样?在上述“犯科”的官员中,贪赃渎职者当大有人在,治其以刑罚罪有应得。但事实证明,恰恰在这部分被关押的高官中,有人是无罪而且是有功大明之人,只是这年轻皇帝轻信谗言或得个小报告就大发淫威,被他十分情绪化的革职拿办,或随便安个罪名处以极刑了事。这种施政手段,造成人人自危,个个不敢任事的局面。过几年以后,当他看到这种人事调整没有给国家带来新的生机,相反,衙门间政事推诿、扯皮的风气依旧。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农民起义军的锋芒所指已逼近北京;对后金的战争依然节节失利,而官僚集团的相互倾轧也并没随着魏党的消亡而敛迹。这些令人头痛问题的存在,使他陷入烦恼和空前的苦闷之中。面对不理即乱,理后更乱的政局,他坚信问题症结全在文武百官身上。反思几次后,感到登极不久作出的限制宦官出城,解除宦官兵权的决定错了,这不利于对各级官吏和军队的控制。冥思苦想后也没有新招法,重又袭用老祖宗用过的伎俩,首先在服侍自己的宦官中选拔亲信,培植鹰犬。然后利用东厂、锦衣卫这一整套庞大的特务系统,进行暗无天日的恐怖统治。这个念头一经定格,他便下令大肆招收宦官。由是,宦官人数急剧膨胀,待他末日来临之际,宫中宦官总数不下十万人,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为了控制军队,从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起,派乾清宫太监王应朝监视京城军队。派太监冯元升去核实各路军队人数,据此数目让户部发军饷。又派太监吕直代表圣上前去慰问守城将士,继之任命吕直提督九门及皇城门。到了崇祯四年十月,又索性恢复太监监军制度,派往边镇的叫“监视”,派往内地的叫“监军”,并且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力。试想太监们窃取了军权,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统军的将领们能心悦诚服地听命于他们的瞎指挥吗?太监监军后,他们还有权随时向皇上直接密报,对统帅们捕捉到的最佳战机无端阻挠、掣肘。更糟的莫过于还在暗中派厂卫人员去军队,用特务手段监控将领们的一举一动,在军队与皇权之间埋下了离心离德的祸根。 崇祯在位期间,常以“恤民疾苦”相标榜,但老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年皇室、官僚广占民田,正税之外,又有三饷(辽饷、剿饷、练饷)加派,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却是不争的事实。崇祯十三年,陕甘和河南等地大旱,饥民们将可食的野菜挖尽,树皮剥光,灾区路尽饿殍,甚至有易子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