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陶渊明对唐代诗人影响
浅谈陶渊明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章媛媛
内容摘要: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鲁迅称他和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 足见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何等重要。因此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必定极为深远,且是不可磨灭的。本文将从陶渊明的思想为人、诗歌体裁、艺术风格特色三个方面分析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思想;题材;田园;艺术风格;表现手法
东晋建立后一百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出现,才使诗歌艺术的脉络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充满生机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使田园诗在唐宋时期成为诗歌重要的描写内容。本文将从陶渊明的思想为人、诗歌体裁、艺术风格特色三个方面分析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
一.思想为人方面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这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对陶渊明思想的揭示:陶渊明就像隐居隆中的诸葛亮,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弃官归隐,品格如松菊那样高洁。他过着平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却“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内心其实有着许多《梁父吟》那样的感慨和《离骚》那样的悲愤。龚自珍这些揭示完全符合陶渊明的实际,且至为深刻。陶渊明生活在政治昏暗的晋末宋初时期,青年时代曾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然早年几次出仕,现实的黑暗,官场的污浊使他十分不满和极度厌恶,最终弃官归隐。他那种“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以及“宁固穷以济意”的为人和坚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仅得到唐代文人的推崇和赞扬,更影响了无数文人。
(一)陶渊明思想对李白的影响。
在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可以看出陶渊明对自然的向往与喜爱,给人感觉他的人生烦恼不在,悠闲自得。而在李白的诗中虽常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感慨,其实是内心深处不受约束的自由人生的向往,渴望任随自然、融入自然。在李白性格中,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挫折与失意现实生活中自我价值的失落感,都在自然中得到补偿。这种与自然的亲近感与自然泯一的思想正是他的自由性格的发生点。也表了他对现实世俗的反抗。
如在其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完全体现了李白追求真我,与陶渊明一样,他有高洁的情操,他蔑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屈于世俗的叛逆。其实李白是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的,然后在长安呆了一年终于被玄宗发现以后,玄宗却只把他当个御用文人,天天写诗文伺候权贵,所以他非常不得志,最后终于“赐金放还”。 这对于热心仕途的李白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随后他又创作《陪侍御书华登楼歌》,其中写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表现出李白对现实的愤懑和不平。
(二)陶渊明思想对高适的影响。
高适的性格狂放不羁,年轻时结交游侠,过着“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别韦参军》)的放浪生活;浪游梁宋时,也是“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行止不定。杜甫称他“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另一方面,他也有政治抱负,首次任官由于与小人志向不同弃官而去,如《封丘感怀》:“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全诗直抒胸臆,滔滔说来,节奏鲜明而毫不局促。形式上四句一转韵,每节前两句散行,后两句以偶句出之,而对偶处总是最斩截最激昂的内心独白。尤其“拜迎”、“鞭挞”两句,既表现了他与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性格,也表现了他不愿拜迎官长,不忍鞭挞黎庶的内心冲突,显得真切感人。
(三)陶渊明思想对孟浩然的影响。
在他人眼中,孟浩然是为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仕进之人,与盛唐其他诗人一样,他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就体现了其求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