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EDM课件

放电加工--线切割;Wire-EDM;加工形状不再是2D,而扩展到3D;采用简单的线状电极替代成型电极 ?简化电极的制作 电极丝源源不断地贯穿工件的加工区 ?电极损耗得以均匀分 布,减少或得到补偿 ; ;电压、电流波形类似 加工机理、生产率、Ra、材料可加工性等类似 ;正极性加工 采用水或水基工作液,安全,但有电解 没有稳定的电弧放电状态 疏松接触式放电现象 节省成型电极、缩短新品试制周期 切缝窄,节省材料并提高加工效率 损耗分散化,提高精度;三、线切割加工的应用范围;电火花成型电极的加工;往复走丝 快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8~10m/s) 慢速——自旋转式慢走丝线切割(3~12m/s)) 单向走丝—— 慢走丝线切割(0.2m/s);波形图;与成型加工 波形基本一致 同一脉冲宽度内,可以出现多种形式的状态转换 击穿延时与击穿后的放电状态无关 没有检测到稳定拉弧放电 有电解现象 ;一、快走丝线切割加工的外部表现;现象: 放电坑大多为椭圆形,长轴方向与运丝方向一致 残留物堆积在椭圆长轴的一端,且有被电极丝划过的痕迹 单次放电会出现多个放电坑 ;分析: 电极丝的高速运动导致放电坑呈椭圆形; 单个放电期间,放电通道沿工件表面是运动的; 电极丝的高速运动; 极间介质被电极丝所带动; 多坑表明放电通道可以跳跃转移,不止一次的击穿和不止一种的击穿方式; 放电间隙:0.002~0.01mm;;上海电表长张维良工程师;床身 工作台;丝筒机构 ;运丝及张力机构 ;恒张力机构;蓝宝石V形导向器和圆孔 金刚石导向器——减少振动;钼丝 Φ0.08~0.2mm;电阻率低于成型加工:103~104Ω·cm 洗涤性能 冷却能力 环保性 乳化液;丝?刚性差?电极丝振动 电极丝的退让?精度下降;相对切向运动?利于介质更换?无拉弧 ?放电的转移?提高光洁度 ?机床动态性能不好,高速 部件易损,丝耗影响精度;龙门式;龙门式;加辅助旋转轴所加工的复杂形状工件;加辅助旋转轴所加工的复杂形状工件;最大切割速度:218mm2/min 最好的表面粗糙度:1um 最高加工精度±10~±5um 最大切割厚度:1000mm 最大切割锥度 :90°;断丝的预报与防断丝对策 恒张力机构的研究 大锥度机床的关键技术 自动编程技术;走丝速度慢,振动小,精度高,机床寿命长 丝不重复使用,单向移动,不回收 损耗小,加工精度高 采用铜丝作为电极丝 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工作液 有时采用浸液式加工;二、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的运丝原理;二、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的运丝原理;三、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的自动断丝;三、慢走丝线切割加工的自动断丝;四、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及加工;四、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及加工;四、慢走丝线切割机床及加工;五、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实例;五、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实例;五、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实例;五、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实例;五、慢走丝线切割加工实例;一、总体结构;二、运丝及自旋转机构;周转轮系 n3=n1*Z1*Z3/Z2*Z4;电火花加工和无火花磨削加工的复合加工,改善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 改串行排屑方式为并行,排屑好,无拉弧; 恒张力,从而可进行二次和多次加工; 电极丝高速旋转,可加工内、外尖角; 改单边损耗为圆周损耗,降低了损耗速度,延长寿命;;四、加工;电极丝的直径决定了切缝的大小 丝速与加工速度的关系;恒张力机构改善丝的波动 慢走丝的张力均匀,振动小,加工指标好 ;太薄,丝抖动,精度与粗???度不好; 薄,易消电离,加工稳定; 厚,工作液 难以进入,加工不稳定,但 丝不易抖动,精度与粗糙度好。 ;铜、铝、淬火钢:稳定,速度高; 不锈钢、磁钢、未淬火高碳钢:稳定性差,速度低,表面质量不好; 硬质合金:稳定,速度低,表面质量好 ;太快?短路多 ?速度低 ?上下端面呈焦黄色 ?表面粗糙度差 ?断丝 太慢?开路多或振荡?速度低 ?上下端面呈焦黄色 “紧密跟踪”;热处理?残余应力 大面积切割?应力分配?变形?精度;四、工件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对加工的影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