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普查潜心修复省图古籍重现于世安居其所.PDFVIP

十载普查潜心修复省图古籍重现于世安居其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载普查潜心修复省图古籍重现于世安居其所

A 特稿2017年7月28日星期五 10 责任编辑 吕强德编辑朱静渊 今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结 束,我省可移动文物的各项数据也全新出炉。其 中,备受瞩目的甘肃省图书馆25万余册古籍完成 普查,有了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实际上,关于古籍的普查已经进行了10年之 久,省图书馆的老、中、青学人投身其中,经过整理、 鉴定、编目、修复、扫描、录入……一步步将古人的 智慧结晶重现于世。文章千古事,留予后来人。 关注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上) 甘肃省图书馆老专家、年轻学人辛勤普查古籍。省图供图 十载普查 潜心修复 省图古籍重现于世“安居其所” 110年普查 半世纪期待 2数代学人 耕耘三尺案头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 省图书馆自开展古籍普查以 虽然是返聘回来,但两人依 医古籍孤本大全》。 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来,前后参与人员50余人,有80 然是兢兢业业,匠心满满。鉴定 两人在七八十岁的年纪仍然 “古籍是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省图书馆馆长、 岁高龄的老先生,也有20岁出头 了多少版本虽无法确定,留下的 埋头故纸堆,只因“我没什么爱 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郭向东曾说,抢救、保护进而利用古籍,让古 的在校大学生,还有外聘的专业 缜思妙笔确是有案可稽。邵国秀 好,就好个艺文书香,我工作,所 籍长久保存是今人职责所在。 人员等,老、中、青三代学人付出 为清光绪甘肃“求古书院”试帖37 以我快乐!” 2013年5月13日,省文物局根据国务院要求,印发了《甘肃 了巨大的努力。 份编目并留跋,还为清嘉庆《朱时 2016年春天,邵国秀先生在 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甘肃省图书馆成立了可移 普查开始,省图书馆原任副 轩先生手迹》、清乾隆《续东游草》 下班一小时后,突发脑溢血,与世 动文物普查小组,着手开展省图书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 馆长邵国秀老先生、甘肃中医药 留跋。 长辞。在他的墓碑前,副馆长李 作,其中,最重头的就是馆藏的几十万册古籍普查。 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张绍重老先 张绍重则为《张半园先生写 芬林领着历史文献部的年轻人, 其实,这一普查工作,从2007年就开始了。 生,来到省图书馆参加古籍普查 经册》留跋,《青囊辑便》连张绍重 向他许诺:“我们一定完成您的遗 2007年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甘 的版本鉴定工作,成为大家戏言 题跋已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 愿,实现您的心愿,把您未完成的 肃省图书馆被确认为全国57家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之一。7月,甘 的“临时工”。 古籍与方志文献整理”项目之《中 工作做好!” 肃省古籍保护计划启动,省图书馆组建了一支由具有古籍专业知 识的工作人员和外聘古籍文献专家组成的工作队伍,对馆藏 1912年以前的古籍文献,进行文本著录、电子表格著录等工作。 3古籍修复 百年换新装 甘肃省图书馆成立于1916年,经过百年积累,馆藏古籍达38 万册,其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馆藏敦煌写经382件,宋元刻本 30余部。有专设分馆保藏的大型历史文化丛书文溯阁本《四库 由于古籍绝大多数为纸制 从明末清初到民国时期的老剧本 落、尘封的古籍“涅槃重生”,而且 全书》,还有明清及近代名士尺牍手稿、碑帖拓片、明清诰命等。 品,在保存与传承过程中,酸化、絮 修复,历时3年,修复1.4万余页。 能使原书页不易再受损、可逆修 宋元明清古籍是甘肃省图书馆一大藏书亮点,数量约25万 化、老化、霉变、虫蛀、鼠咬、烟熏、 师有宽先生回忆,这批剧本 复,多年之后能将修补的这部分 册,但其中10余万册古籍未经整理,搁置库房长达半个世纪。 脆裂、粘连等破损现象频见,修复 内容完整,所涉题材广泛,其中绝 拆了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