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中小学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以渝东南民族地区武隆县为例.docVIP

老区中小学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以渝东南民族地区武隆县为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区中小学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以渝东南民族地区武隆县为例.doc

  老区中小学利用家乡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分析——以渝东南民族地区武隆县为例 项福库 朱小琴 摘 要:地处重庆革命老区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武隆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武隆县中小学在利用境内红色文化资源方面有好的做法和经验,但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推进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课外活动的“四进”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武隆中小学 红色文化资源 利用调研 简介:项福库,男,长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授;朱小琴,女,长江师范学院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地处重庆革命老区渝东南民族地区的武隆县,境内遗存有大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文化资源,其资源形态既包括革命的旧址、旧居、遗物等物质形态文化资源,又包括境内流传的革命先烈事迹、革命精神、革命歌谣等精神形态文化资源。近年来,为充分开发利用武隆县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推进渝东南民族地区中小学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开展,笔者对武隆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一、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之现状 1.境内红色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其一,革命历史遗址。坨田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武隆县双河乡场以北约8公里的三重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二路红军司令部、政治部双河场旧址,位于武隆县城以北约70公里的双河场上的两幢木楼里,现为武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部分建筑尚存,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平桥特支旧址,位于武隆县平桥镇乌杨村小河口小组;白马山战斗遗址,位于武隆县城西的乌江南岸,为历代军事战略要塞。 其二,革命先烈事迹。武隆县有许多革命先烈事迹,如1923年贺龙率川东边防军在江口镇除暴安良的故事;1929年10月,武隆地下党借贺龙的军威震慑国民党的“两顶博士帽”的故事;1930年四川二路红军在武隆县后坪坝领导农民运动时用稻草人扮“红军”让敌人空欢喜一场的故事;在浩口村红军渡发生的诸多革命历史故事;1942年武隆抗日英雄王超奎在保卫武汉的战场上带领一营士兵与日寇血战英勇捐躯的事迹传遍国内外,等等。 其三,烈士纪念建筑物。为了纪念为解放武隆和建设武隆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武隆县政府修建了白马烈士陵园、江口烈士塔园、火炉人民英雄纪念碑、武隆县城烈士墓、桐梓烈士陵园等纪念建筑物,现均为武隆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武隆县中小学在清明节开展缅怀家乡革命先烈扫墓活动。笔者调查得知,为了让中小学生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加强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武隆县中小学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组织学生参加缅怀家乡革命先烈的扫墓活动。如2012年3月31日,长坝镇中心校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文明学生”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全校师生到长坝镇烈士陵园,对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而牺牲的革命先烈表示沉痛哀悼。同年4月1日,桐梓中学组织该校一千多名师生到桐梓山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全体学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宣誓仪式。当天,实验中学也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新团员代表发言并带领全体同学在烈士纪念碑前郑重宣誓。通过在纪念碑前重温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并庄严宣誓,切实让中小学生接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心灵的洗礼,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武隆县中小学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走访中得知,武隆县部分中小学校的老教师在历史、思想品德、语文课中少量地穿插介绍了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如接龙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讲“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时,提到了武隆县火炉镇起义的英雄人物邵平阶、武隆抗日英雄王超奎等;语文教师讲《千里挺进大别山》一课时介绍了白马山战斗中刘邓大军击溃宋希濂20万大军的赫赫战功;武隆中学历史教师在“土地革命”教学中讲解了四川二路红军在武隆后坪坝建立农会、成立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等史实。此外,武隆县中小学还利用其它形式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如接龙乡中心校开展了慰问当地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活动;武隆实验小学开展了“民族英雄说一说”的革命故事宣传活动,班、队会上以小品、小合唱、演讲、诗歌朗诵等形式宣讲革命故事。 总之,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利用,对帮助学生继承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有些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重视、宣传的力度不够,利用的广度、深度、效度不够,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不浓。 二、武隆县中小学对家乡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取抽样调查法对武隆县的“接龙”、“后坪”、“仙女镇”、“火炉”4所小学及“桐梓”、“白马”、“长坝”、“武隆”4所中学的128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