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地震三要素是根据如下原则确定的:
江西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研究
邓辉1) 卢福水1) 陈家兴1) 毛华1)
1)中国江西 330039 江西省地震局
摘要 通过搜集江西省各地方史志地震记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给出江西省历史有感地震的筛选原则和确定方法,整理分析相应有感地震,并在中国有感地震目录中提取江西有感地震,删减重复部分,增补遗漏的史志有记载的有感地震,从而编辑江西地区相对完整的历史有感地震目录。
关键词 江西,历史有感地震”,后者就多数属于“有感地震”,其中包括受破坏性地震波及有感和独立有感地震。
江西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工作是通过搜集江西省内各地方史志,整理分析出相应的有感地震,在由金学申等1994年编辑完成的中国有感地震目录中提取出的江西有感地震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比对分析,删除与2009年4月由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在江西南昌主持的全国历史地震资料审定会议通过的江西省历史地震复核中重复的部分,增补遗漏的史志有记载的有感地震。
1 历史有感地震的确定方法和原则
1.1 研究资料
江西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资料,主要是在江西省及邻省搜集到的地方史志、《江西省志-地震志》(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方志出版社,2003)、《江西地震历史资料》、周边各邻省省志-地震志、《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1-4卷)(谢毓寿等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公元前23世纪-公元1911年,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地震出版社,1995)以及《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年-1990年Ms≥4.7,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等。查阅地方史志共计145本,其中明朝时期11本、清朝时期54本、民国时期5本,另外新中国成立以后重新编纂的新志75本。
表1给出了江西各时期史载地震次数(包括破坏性地震记载),通过表2可看出,江西史载地震在时间上连续性很差,元代之前的史志地震记载缺失较为严重。史料首次记载地震于公元300年,渐次共记载地震332次(包括破坏性地震记载),但412~1317年其间连续缺载905年。
表1 江西各时期史载地震次数统计(300-1962年)
Table 1 Contain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frequency statistics of Jiangxi in each period (300-1962 years)
时期 300-
412年 41-唐-
五代-元(1317年后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级地震影响的记载情况。
⑵ 按文史记载内容,经复核为江西地区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事件。如《南安府志》中记载1603年地震情况为“是年冬十一月已酉戌刻,四邑地皆大震”,该地震《南康县志》、《崇义县志》、《上犹县志》和《大庾县志》都有记载。本次地震由江西省地震局在全国历史地震资料审定会议(2009年4月,南昌)上作为新增的复核历史地震提出并获得通过。
⑶ 按史料记载分析是江西地区发生的一次独立地震事件,但波及范围不大,各记载点地理上相互距离很近,史志内容行文异常概括,绝大多数是记某地或某几地“地震”、“地复震”或“地震有声”、“俱震”、“地皆震”等等。只在近代的县志或报刊中,在记到“地震”的同时还附记有人感程度的记载。如《南昌县志》新志(南昌县编纂委员会编,海南南海出版社,1990年,海口)中记载:“民国5年(1916年)7月,一天,黄马乡白虎岭以南地区地震持续约二分钟,屋墙裂缝寸余宽,门环摆动。”
统计的332地震中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波及范围小,没有记载震害,基本上都属于⑶类的情况,即文史记载有感地震。独立有感地震有232个,占总数的69.9%。
1.3 基本参数估定
1.3.1 烈度估定原则。该方面工作主要是结合史志记载的地震情况来估定地震烈度的。金学申此前的研究工作是在全国尺度内利用历史文献记载来估定影响烈度等级,然而在此次工作中史志记载的地震情况与金学申用来估定影响烈度的地震描述有一定的出入。由于史志记载地震的年代和地域不同,江西境内社会人口分布以及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性,文史中关于描述地震情况的记载也不一致,因此相应的烈度估定原则也应当有所区别。
江西省历史记载有感地震烈度评定原则是在《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1999)》和历史文献记载与影响烈度关系(金学申,2004)的基础上,结合史志记载地震所处的时代特征总结而出的。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对地震记载的详简程度和完整程度有很大差别,而时间愈久远,记载愈笼统,缺失愈多(胡聿贤,1999)。江西地方史志的编纂始于明朝中期,于清末民国初期最为盛行,但有关地震的记载仍有遗漏。而元朝及其以前的地震记载则往往只有影响较大的地震才能被史书记载,地震记载漏缺情况更为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