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1
“北大荒” 在哪呢? 问题研究---- 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一、“北大荒”的自然环境 1、“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现在的“北大荒”通常指——三江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迄黑龙江,南抵兴凯湖,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也称为“合江平原”。 “北大荒”一词来自“大荒”,最早见于《山海经》,书中有“东北海之外,大荒 之中”的记载。原意指整个 东北,后来指黑龙江省。 2、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为什么沼泽广布呢? 沼泽广布的原因 (3)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夏雨集中,且多暴雨;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4)地表下有冻土层存在, 使地表积水不易下渗。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从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他们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和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的粮食,把过去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建设成为美丽富饶的“北大仓”,谱写出“北大荒”开发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 棒打獐子瓢舀鱼 野鸡飞到饭锅里 北大荒、北大荒 又是兔子又是狼 光长野草不打粮 二、北大荒与北大仓的对话 ——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美丽富饶的“黑土地” (2)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 自然条件? 为什么?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 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1)地广人稀,粮食商品率高 (2)耕地面积大 (3)土地肥沃 (4)耕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水分条件。 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过多的水分影响 土壤肥力,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三、停止开发“北大荒” 我国在1992年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并依法加强对湿地资源的管理,严禁盲目围垦。我国三江平原是国内最大的、最有保护价值的湿地之一,因此国家于1998年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北大荒”又变“荒”了。这里说的“荒”和五十年前的“荒”一样吗? 中国最大的湿地——三江平原(沼泽湿地) 沼 泽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 白洋淀 海南红树林湿地 滩 涂 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 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 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 1、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2、分类 天然湿地: 人工湿地: 沼泽、河流、湖泊、沿海滩涂、低潮时 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等 水库、池塘、稻田等 湿地 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 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 3、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间过渡地带 4、中国主要湿地分布 长江中下游湿地 东北湿地 蒙新干旱、半干旱湿地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 云贵高 原湿地 沿海湿地 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地区分布不均匀 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调节径流 蓄洪防旱 降解污染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之肾” 5.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鸟类的乐园” “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开发北大荒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湿地萎缩 气候恶化 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面积扩大 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水环境污染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北大荒 北大仓 北大“荒”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 追求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 决不能以牺牲生态来发展经济 四、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湖泊也是湿地之一,具有含蓄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围湖造田”后使湖泊不断淤积,湖面缩小,削峰补枯的作用大为减弱,使长江发生洪水灾害的频度增加。因此,洞庭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恢复千顷洞庭的局面,充分发挥湖泊湿地的生态作用,减少洪水的发生。同时避免因湿地的丧失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