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教案9马说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 马说 课型 新授 课时序数 27-28 备课人 李艳梅 审核人 李建英
徐雪花 授课人 授课日期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的特征。
2.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注意语气语调,以声传情,以音达意理解文章的深刻含意、欣赏本文语言精练、简洁、含蓄、深刻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给人才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重点与
难点 重点 充分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 充分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媒体教具 多媒体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说”这种文体的特征。
2.掌握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由韩愈起名的故事导入。
有一个少年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字书,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给弟弟选定一一个合意的学名。少年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样的学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着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的字,且含义更要讲究点才好。”少年听后,立即说道:“嫂嫂,你不必再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少年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作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哟!”
这个从小就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少年就是后来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今天我们就学习韩愈的散文名篇《马说》。
二、韩愈简介及题解
1.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说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述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和看法的。马说即说马、论马、谈马的意思。如我们学过的《爱莲说》。
三、精读细思,整体感知
1.初读原文,扫清障碍。
初读原文,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字,提出质疑,交流解决。
2.熟读成诵,精读细思。
(1)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集体朗读,小组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
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响亮、流畅、沉稳。
(2)读出神采,熟读成诵。
最后可以尝试小组分工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朗读。注意指导读出“而、故、且、其、也、安、邪”等词语所传递的语气来,逐渐达到以声传情,以音达意。必要时,教师可以指导示范。
3.翻译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
(2)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①积累重点词语。
相、骈、枥、策、粟、邪
②掌握一词多义。
③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④难句翻译。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词句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适时给予指导点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充分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2.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当今社会的优越条件,给人才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设计相关问题,供学生研讨。
(1)提问:伯乐和千里马各指什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伯乐?
学生明确:“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识别人才赏识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按常理来说,应是先有马,然后才有对马的认识。然而对于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是常有的,可伯乐不常有,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被当做一般马对待。所以,对千里马来说,贵在发现有“马”,贵在伯乐。
(2)品读文章三个段落最后一句的“也”字,看看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否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植物记》读书笔记.doc
- 《纽约时报》:互联网正向实体物联网演变.pdf
- 《魔兽世界》简单分析.docx
- 「上海时装周」We Couture:把 T 台想象成红毯.pdf
-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第2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doc
- 【新祥旭考研】清华高分师哥风景园林专硕经验参考书心得大揭秘.pdf
- 【聚焦中考】2017版中考数学(甘肃地区) 复习资料考点跟踪突破2 整式及其运算.docx
- 【设计与海外】迪拜哈翔一期4X600MW设计管理及设计优化周报(第12期)20170609.pdf
- 一体化练习-单选.doc
- 一种新型的角位移传感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