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 游艺习俗
青海 游艺习俗 第九章 游艺习俗 游艺:是一种娱乐方式。人们在劳作的闲暇,在节日、聚会、婚庆等场合,通过各种形式的游艺活动。 功能:不仅可以消解长期劳作带来的紧张、枯燥与压力,求得心里的愉悦与平衡,还能增进社会成员间的交往与了解,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 游艺习俗 一般说来,游艺习俗包括民间竞技和民间游戏等活动,每一个民族都有与其特有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娱乐方式。 第一节 藏族游艺习俗 吐蕃时代,藏族的游艺活动已经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藏文史料和西藏寺院、宫殿的壁画都有许多生动的记载和反映。当时定型的游艺形式已经有下棋、打马球(波罗球)、骑射、赛跑、角力等,还有许多杂技类游艺。如藏文史籍《拔协》记载了桑耶寺落成典礼上的许多杂技类活动:“只见从刀帕地方驰来七个骑骆驼的人,他们边跑便交换骆驼,有的在奔驰的骆驼上挥舞刀剑…,有的二人举着一幅横幡等。” 藏族 游艺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打马球活动,当时在吐蕃已十分流行,且有很高的竞技水平。马球传人长安,成为唐朝风靡一时的体育活动,吐蕃队曾在与唐宫庭队的比赛中屡战屡胜。唐朝时汉地杂技传人吐蕃和吐蕃马球传人长安,不仅丰富了各自的娱乐方式,还是汉藏民族友好交往、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生动例证。 藏族 游艺文化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藏族的游艺已形成了以骑射、角力、棋艺、田径和智谜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娱乐方式。藏族的民间竞技活动主要有骑射竞技、角力竞技和田径竞技三大类别,活动形式有赛马和马术、赛牦牛、射箭、抱石、摔跤、拔河、赛跑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富民族特色。 藏族 游艺文化 赛马与马术 赛马是藏族民间最古老、最盛行的竞技活动和娱乐方式之一。藏族社会赛马活动的兴盛有着深刻的社会与历史文化根源。作为一个善骑射的民族,藏族古代以能骑善射、民风强悍著称。 藏族 游艺文化 《汉藏史集》一书中记载了藏族男子的九种技艺和九种游艺,包括射箭、抛石、跳跃、掷骰子、下棋、测算、赛跑、抛套索、游泳等技能。藏族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有一部专门讲述少年格萨尔通过赛马获得王位的《赛马称王》。赛马活动最初产生于藏族古代部落社会,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发展,至今仍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竞技娱乐活动。 藏族 游艺文化藏族 游艺文化 藏族赛马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相马、驯马到赛马都有一系列的礼俗。藏族善于相马,有一套从实践中总结出的选择马匹优劣的方法。根据马的口齿、体型、毛质、步态等将马分为其林(音译)、甲达、都瓦、母庆、如欧五类。 藏族 游艺文化 用途主要将马匹分为走马和跑马,其选取又有不同。 头长,头顶与鼻子之间窄狭而鼻梁略凸,圆鼻孔,眼睛黑亮略带三角形,头顶凸又高,双耳高耸且薄,肩胛骨大,外肋及髋部宽大,四蹄高厚,脖子细长,鬃丰而长,尾稀而长,前腿象箭一般直,后腿象弓一样弯,步伐稳健的白色或红色骏马。符合以上特征的用为走马。 四肢粗大,胸部宽大,尾骨短小,颈部粗,骨节圆,四蹄大的骏马则为跑马之材。 藏族 游艺文化 赛牦牛 赛牦牛同赛马的竞赛规则大致相同,以先到终点为胜。不同的是,牦牛赛的赛程短,一般为200米左右,且牦牛性野,不易驯服,容易在场上“违规”,不是将骑手掀翻在地,就是胡乱冲人人群。 藏族 游艺文化 抱石 抱石藏语称为“朵加”,这是一项已有一千多年的古老竞技活动,在吐蕃时代就已流行,一直沿袭至今。 抱石比赛所用的石头多为椭圆形,·有大小和重量不同的型号,往往还要在石头上抹酥油以增加比赛难度。 藏族 游艺文化 围棋 藏式围棋在整个藏区广为流传,而且流传年代久远。 《旧唐书?吐蕃传》中记载:“围棋陆博,吹蠡鸣鼓为戏”。《新唐书?吐蕃传》云:“其戏纂六博”。可见在唐代的吐蕃时期围棋已经广为流行了。 藏族 游艺文化 围棋名称有两种叫法,一种为“弥芒”藏文中“弥”的意思是“眼睛”,“芒”是众多之意。故“弥芒”被人称为“多眼睛”或“多目棋”。另一种叫法是把围棋称作“眼睛的战争”,这种称法更是妙不可言。 藏族 游艺文化 藏式围棋源远流长,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与中原围棋异曲同工,如果说围棋是我国藏、汉民族的智慧共同创造出的一对“同胞姐妹”,那么,围棋源于中国就真的毋庸质疑了。 第二节 青海地方性游艺习俗 一、撒拉族游艺习俗 演骆驼戏:撒拉族的习俗:新婚之夜,大方的主人就要请来村里的民间艺人,为人们演出他们自己的传统民间戏剧骆驼戏以增添喜庆之日的欢乐气氛。 被撒拉语称为“对威奥依呐”的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