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水流的能量耗散规律及其应用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弯道水流的能量耗散规律及其应用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弯道水流的能量耗散规律及其应用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第8卷 第3期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Vol.8 No.3 2010年9月 JournalofChinaInstituteofWaterResourcesandHydropowerResearch September,2010 文章编号:1672-3031(2010)03-0214-06 弯道水流的能量耗散规律及其应用 李志威,方春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泥沙研究所,北京 100048) 摘要:天然河湾的弯曲平面形态和离心力作用,引起弯道的水流能量重新分配和耗散规律发生变化。基于弯道水 流能量平衡方程,总结了弯道水流的能量耗散主要原因,推导了弯道水流的横向与纵向能量耗散率的表达式,并 采用弯道水槽实验数据验证和率定表达式的参数。运用弯道水流能量耗散规律,本文初步解释了三峡水库建成蓄 水后,下泄清水将使得荆江河湾的水流能量横向耗散增强,凹岸区域严重冲刷,凸岸区域显著淤积,单个河湾的 弯曲度将变大。 关键词:弯道水流;能量平衡;能量耗散率;河湾 中图分类号:TV147 文献标识码:A 弯曲是天然河流的本性。天然河流的弯曲形状,使得进入其中的水流必须经受弯曲边界的约束 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水流能量重新分配和耗散规律发生变化。天然河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1-4] 其水流能量耗散遵循于最小能耗率原理 。 弯道水流能量的分配和耗散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重要的问题,迄今为止,这个问题仍没有很好解 [5] 决。罗索夫斯基曾得到了宽矩形弯道的水流能量横向耗散率表达式 。张海燕运用最小能耗率原理, [6] 研究弯道水流能量耗散率的问题 ,建立了一个计算弯道水流能耗率的分析模型,并与实测数据吻合 [7] 较好。张红武还推导得到了弯道水流能量损失表达式 。为使这个问题的研究得到清晰和深化,本文 从弯道水流的能量平衡方程出发,总结了弯道水流能量的耗散主要原因,推导了弯道水流能量的横 向与纵向耗散率的表达式,并运用水流能量耗散规律初步地解释了三峡水库下泄清水对荆江河湾演 变的影响。 1 弯道水流能量平衡方程 重力是驱使水流从高处向低处运动的根本动力,水流能量平衡方程始终控制着水流的运动过 程。水流行进在弯曲河道中,河道的床面和两侧岸壁组成了弯道水流的边界条件,离心力的存在促 使弯道的凹岸水面高于凸岸水面,即出现水面横向比降。水流沿纵轴向运动的同时,所有的水质点 都受到的径向压力梯度,在两侧河岸的约束下,凹岸的水流指向河底,凸岸的水流指向水面,如此 便形成了复杂的螺旋流运动。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弯道水流运动将遵循水流能量平衡方程,但它的能量耗散与顺直河道却不 尽相同。本文概化的单弯道如图1所示,选取弯道进口直段的断面1-1和出口直段的断面2-2作为参 考,以断面2-2为基准面,列弯道水流能量平衡方程如下, 2 2 α ν α ν 1 1 - 2 2 =LJ+E +E +Er θ e (1) 2g 2g 式中:α 、α1 2 分别为断面1和断面2的动能修正系数;ν 、ν1 2 分别为断面1和断面2的断面平均流 速;L为断面1-1到断面2-2的纵向河长;J为坡降;g为重力加速度;E 为横向环流引起的流体内摩r 收稿日期:2010-01-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李志威(1984-),男,湖北云梦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河流动力学研究。E-mail:lzhiwei2009@163.com — 214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