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刘磊.pdf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刘磊.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刘磊

2011 年 3 月,第 17 卷,第 1 期,136-150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March 2011,Vol. 17, No.1, p. 136-150 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 刘 磊,徐夕生*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 210093 摘要:天柱山岩体是大别造山带具代表性的中生代中酸性岩体,为两阶段岩浆侵入形成。早阶段角闪石英二长岩具有较大 的 SiO 含量变化范围(59.83%~70.12%),全碱含量为 7.02%~9.56%,晚阶段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SiO 含量为 72.46%~78.65%, 2 2 具较高的全碱含量(8.05%~10.22%),两者可归为钙碱性 - 碱钙性花岗岩类;它们明显富集 Rb,Th,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和 Pb,U 元素,显著亏损 Nb,Ta,Ti 等高场强元素;与早阶段相比,晚阶段具显著的 Eu 负异常,表明其经历了斜长石的分 离结晶过程。Sr,Nd 同位素特征显示,天柱山中酸性岩可能来源于化学组成与北大别变质杂岩类似的古老的下地壳物质。 LA-ICP-MS 定年结果显示天柱山岩体的侵位年龄为(127±1)Ma~(131±1)Ma,与大别山大规模分布的中酸性岩及基性 - 超基性岩的侵位年龄(120~135 Ma)一致。天柱山花岗岩是在陆内伸展的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早白垩世大别造山带大规模 岩浆热事件的产生与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上涌有关,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远程效应加剧了大别造山带在早白垩世的拉伸,从 而导致岩石圈拆沉。 关键词 :燕山晚期;天柱山;岩浆起源;陆内伸展;软流圈上涌 中图分类号:P58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7493(2011)01-0136-15 Genesis of the Tianzhushan Intermediate-Felsic Rocks from the Dabie Oroge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LIU Lei XU Xi-sh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Deposits Research ( Nanjing University ),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The Tianzhushan intrusive complex is one of the Late Yanshanian intermediate-felsic complexes in the Dabie orogenic belt, which was emplaced in two stages. The amphibole quartz monzonite of the earlier stage has larger SiO content variation 2 ranging from 59.83% to 70.12%, with K O+Na O from 7.02% to 9.56%. The bioti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