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婚俗调查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婚俗调查报告

四川婚俗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5周年婚俗的变化 经过35周年的时间转移,中国人的结婚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最初的简朴风格走向多元化,不断创新,时尚元素的添加让婚礼变得格外炫目与多姿多彩。我们从爷爷奶奶辈的婚俗到爸爸妈妈辈的婚俗介绍,直至今日。 生,死,爱(婚)是人生三部曲,而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多年家庭伦理,血缘继承观念中,家族能否繁衍生息,人丁是否兴旺,是一件万分重要的事。结婚就关系到了传宗接代的大事,所以婚礼程序繁琐,礼仪众多。 在1978-1982年结婚的人群中,大多农民出生。虽然封建制度早已废止,改革开放也刚刚起步,但数千年来的封建儒家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所以在对待婚姻上仍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为主,主张门当户对。在整个结婚礼仪中,很多农村地区仍保留了传统的婚礼形式。婚前要合八字,看属相,配五行以及需经历提亲,订亲,成亲,看嫁资,安床伴郎,享先,坐花轿,开面,上轿,拜堂如此繁琐的程序。在婚礼的第一天晚上,还有“贺郎酒”,即在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新娘须逐桌为长辈和其他客人斟酒,酒要斟满但又不能溢出。喜宴之后就是吵新房,谚云“三日无大小”。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吵房要先逗新娘开口,看其衣裳纽扣,五颗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踝,说是看“老寿星”。闹到了午夜大家才会散去。成亲之后,还要“回门”,摆满月盘“。 在城市地区婚礼形式略有所不同。在礼仪上跟农村相似,但是嫁妆比农村高档很多,与大城市相仿。当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是最高档的嫁妆了。俗称的“三大件”开始普及。结婚时,新郎用永久牌自行车把新娘载回家,亲朋好友夹道欢迎,在当时是最体面的婚礼了。可大多数农村人结婚时是用船把新娘和她的嫁妆接回家的。嫁妆很少,以基本的生活用品为主,财礼80—100元算是比较体面了。在婚宴上,城里人则稍微讲究一些,财礼也多一些。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婚礼基本有以下特点:第一,建国后废包办婚姻反铺张婚礼是当时中国百业待兴的经济形式下所必需提倡的。婚礼简单有序:一般都是邀请单位领导当证婚人,新人先向毛主席像鞠躬,右手握拳,举于肩上,当众背诵一段毛主席的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第二,文革则追求“三转一响”闹新房背“老三篇”。文革时期,选对象先看出身,讲阶级成分,最有吸引力的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干部、世代工人家庭的子女。举行婚礼,新郎以穿红卫兵服装戴红卫兵袖章迎亲为荣,新娘以能穿上红卫兵服装一起坐永久牌自行车到婆家最有面子,迎亲队伍手拿毛主席语录和红旗,以唱毛主席语录歌为时尚。当时闹新房也以考新娘是否会背“老三篇”、唱语录歌为主。到文革后期,人们结婚的嫁妆开始注意实惠,新人追求的是“三转一响”,即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等。第三,这个时期,农村人口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大多数城市人也是从农村地区迁出。所以农村的婚俗深深影响着这代人。城市与农村的婚礼形式基本相同。 这一时期婚俗的演变跟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建国初期,影响婚俗的突出因素是我国的政治因素。因为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时毛主席的个人崇拜达到了极致。与此同时,新中国刚成立,百业待新,国民经济的恢复成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而文革时期,阶级矛盾十分突出。如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人就要受到批斗,这使得国内思想界,学术界,政治界等诸多领域十分混乱。也使一大批知识分子,政治家受到了迫害。当时 就流行“红卫兵”这个词。几乎每个人都以红卫兵为荣。所以当时的新人认为穿红卫兵服装,戴红卫兵袖章结婚就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但是崇尚节俭的婚礼形式还是没有改变,政治因素仍然占主导地位。 一个地方的婚俗习惯是其本地文化的一个缩影。对于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相信无论何地的婚俗习惯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从嫁妆里看中国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1979-1998)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变化最明显、影响最重要的是经济的空前繁荣。国家有钱了,人民也就有钱了,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作为一个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我有责任把这些功绩记录下来,供万世瞻仰。结婚是一个人一辈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能和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走向婚姻的殿堂是非常幸福的。中国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不仅讲究门当户对,还要礼尚往来,因此嫁妆是结婚必不可少的物品。一个富裕人家,不可能臵办粗布麻衣;一个穷苦人家,也买不起金银丝线。所以说嫁妆能够很恰当地反映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目的:此次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婚嫁习俗,了解婚嫁的整个过程,并知道相应的一些风俗和礼节,

文档评论(0)

347991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