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第一章-2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震结构第一章-2的

一、地球的构造;1、地壳:;???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 对于地应力的产生较为公认的是板块构造说:;三、什么叫震源、震中、震中距?; 一次地震中,在其所波及的地区内,用烈度表可以对 每一个地点评估出一个烈度,烈度相同点的外包连线叫 等震线; ;四、地震分类; 地下岩层断裂时,往往不是沿着一个平面发生,而是 形成一个由一系列裂缝组成的破碎地带。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时,整个破碎地带的岩层不可能同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因此,每次大地震的发生一般都不是孤立的,大地震前后在发震区,总是会有很多次中小地震发生。;按地震能量 释放的特点;2.火山地震;3.陷落地震;(二)、按震源的深浅:; 浅源地震波及范围小,但破坏力大;深源地震波及范围大,但破坏力小。;五、地震波;面波:;杂波;1.3 震级与烈度;2.震级与能量的关系;3.按震级的地震分类;二、 地震烈度;;3.基本烈度;《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规范规定》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三、地震烈度、震级与地震影响的关系; (4)6.5-6.9地震,震中烈度一半为八度,结果与6.0-6.4级地震一样;另一半为九度,其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八度区不超过500平方公里,七度区则在1500平方公里以内。; 设计地震分组是新规范新提出的概念,用以代替旧规范设计近震、设计远震的概念。;1.5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地面裂缝; (2)地陷:主要是土层振动密实而造成的地面下沉; (4)滑坡:坡地,特别是陡坡,在地震时往往出现滑坡造成破坏。;山崩、滑坡; 2、工程结构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结构丧失整体性、承重结构强度不足;二、间接震害:; 1960年智利沿海发生地震后22小时,海啸袭击了17000Km以外的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浪高近4m,冲毁了海港、码头和沿岸建筑物; 1970年秘鲁大地震,瓦斯卡兰山北峰泥石流从3750m高度泻下,流速达320km/h,摧毁、淹没了村镇、建筑,使地形改观,死亡达25000人。 百年以来死亡人数过千的七次大海啸: 1、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震级7.5级。在近海掀浪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地震发生在当天凌晨5点,海啸中死难82000人,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地震,也是20世纪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 ;2、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29米,死亡人数3000人。 3、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人数5000人。 4、1960年5月21号到27号,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二十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10000人丧生。此外,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 ;5、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8000人死亡。 6、1998年7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的49米巨浪海啸,2200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 ;海啸、火灾;1.6 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大震与小震;3.“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二、抗震设防范围;四、 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标准;抗震次要建筑,如遇地震,不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 ;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 结构类型时,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 震措施。 注:较小乙类建筑指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 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等;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 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丁类建筑:;1.7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二、建筑场地:; 3.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危险地段指地震时可能发生崩塌、地陷、泥石流、地表错位等地段。; 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整体性好;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突变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步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防震缝要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上部结构完全分开。当结构需要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1)平面不规则:4个楼梯间偏置塔楼西端,西端有填充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