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东北师范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wnload - 东北师范大学

环流变异与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名称的来由 厄尔尼诺一词源出于西班牙文“El 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用来表示在有的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太平洋海岸出现的一支暖洋流,后来科学上用此词表示在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现象。 厄尔尼诺的形成过程 厄尔尼诺的形成过程 厄尔尼诺事件 冷水带与营养资源: 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产生强的离岸漂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质量辐散,海平面降低,次层冷海水上翻,导致这里成为更冷的冷水带。 此冷水带有丰富的营养盐分,使得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鱼类又为鸟类提供丰盛的食物,所以这里鸟类甚多,鸟粪堆积甚厚,成为当地一项重要资源。 厄尔尼诺事件: 在冷水带上,气温高于水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雨量偏少,气候干旱。 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发生张驰(即减弱),此处的冷水上翻现象消失,并使西太平洋原先积累的位能释放,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升高,海面水温增暖,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海水温度出现正距平(图6·17c),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灾害。 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突然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称为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的形成过程 厄尔尼诺形成与海水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形成与海水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的时间规律 * *By 2007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吴正方 厄尔尼诺名称的来由 厄尔尼诺的形成过程 厄尔尼诺形成与海水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的时间规律 图6·17赤道太平洋热结构对海面风场变化的响应 a.平均状况? b.强信风? c.信风张驰 在常年,此区域东向信风盛行,在平均风速下,沿赤道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呈西高东低的形势。西太平洋斜温层深度约200m,东太平洋仅50m左右,这种结构与西暖东冷的平均海温分布相适应(图6·17a)。但是在东风异常加强的情况下(图6·17b),赤道表面东风应力把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在西太平洋堆积,那里的海平面就不断抬升,积累大量位能,斜温层加深。 1997-1998 1994-1995 1991-1992 1986-1987 1982-1983 1976-1977 1972-1973 1969-1970 1965-1966 1957-1958 1953-1954 1951-1952 1941-1942 1939-1940 1932-1933 1930-1931 1925-1926 1923-1924 1918-1919 1914-1915 1911-1912 1905-1906 1902-1903 El Ni?o Years 1995-1996 1988-1989 1975-1976 1973-1974 1971-1972 1970-1971 1964-1965 1956-1957 1955-1956 1950-1951 1938-1939 1928-1929 1924-1925 1917-1918 1915-1916 1910-1911 1909-1910 1904-1905 La Ni?a Years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