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林线易混基本概念
林线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的区别
(1)Timberline (林线)、alpine timberline (高山林线)
林线为郁闭森林到树线的一个过渡带,并非是指一条界线。高山林线是一条或宽或窄
的介于郁闭森林与树线(treeline)之间的过渡地带。
第一,应强调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的生态过渡带;
第二,郁闭林的上限以长势良好、树冠对称的树木为界(Holtmeier ,1994);
第三,对过渡型高山林线而言,它的外貌特征是矮曲林,但树高一般定义在2m以上(
Larson ,1974;Bliss ,1985)。这与Slatyer和Nobel (1992)在《景观界线》 (Landscape
Boundaries )中的理解相近似;
第四,各类型的高山林线都是历史和现代诸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戴君虎,199
9)。
(2 )Treeline (树线),forest line (森林线),tree species line (树木物种线)
“forest line ”:郁闭森林的上限。郁闭森林的盖度在40%以上,树高至少4~5m。
“treeline ”:树木分布的最上限。这一界线以下不仅有边界明显的树岛或孤立木,还
有在遗传上仍属于大高位芽植物的低矮树木所组成。
“tree species line ”:树线以上还有树木物种线 (tree species
line ),是在遗传上固定下来的矮曲木分布的最上限。包括无乔木的高山灌丛、草甸间的界
限等。
2、一般定义
森林界限简称林线,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和
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我的理解就是上面区分的树线)
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
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
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
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北半球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
要高。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
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
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
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
狭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一般规律为:纬度越低,林线越高;降水越
少,林线越高。
通过研究我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沿纬度、经度的变化格局,和对高山林线处的温度
和基带降水等气候指标的分析,对我国高山林线分布高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
果表明:(1)
o
我国高山林线高度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变化,总体趋势是:在北纬30 以北,高山林线
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
o
m/度左右;在30 N以南,则表现出较大的东西部差异:在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
,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相似的纬度上,高山林线高度呈现出从东向西升高的
o o o o
趋势。高山林线在藏东南的洛隆、丁青、工布江达一带 (约29~32 N,94 ~96 E) 达到4600
m,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降低。(2)
影响高山林线高度的主导气候因子为生长季温度条件。我国高山林线高度的温度指标为年
生物温度3.5 oC,温暖指数14.2 oC·月,生长季平均温度8.2
oC。该指标相应海拔高度的地理差异,导致了我国高山林线高度的纬向、经向变化,和从
沿海到内陆林线高度的差异。(3)
降水对高山林线高度有显著影响。在中高纬度地区,相同纬度上干旱区域的高山林线高于
较湿润区域,降水量是通过温度间接作用于林线高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