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方实验r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
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学校:北京邮电大学
学院:电信工程学院
班级: 03105班
学号: 030133
姓名: 李 辉
指导教师:程红艳
摘要: 核磁共振的方法与技术作为分析物质的手段 ,由于其可深入物质内部而不破坏样品 ,并具有迅速、准确、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已经从物理学渗透到化学、生物、地质、医疗以及材料等学科 ,在科研和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
核磁共振是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洛赫(F.Block)和哈佛大学珀赛尔(E.M.Purcell)各自独立发现的,两人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50多年来,核磁共振已形成为一门有完整理论的新学科。
Abstract::The method and techniques of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be the means of analyze the material, because it can go deep into the material inner part but dont break the sample, and have quick, accurate, the resolution high etc. advantage but can develop quickly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have already seeped through the courses, such as chemistry, living creature, geology, medical treatment and material...etc. from the physics, develop the huge function in research and productions.
The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s in 1946 to be are each by the American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cloth the 洛赫 ( F.Block) the and the the Harvard 珀 the match 尔 ( E.M.Purcell) the s from the the independent the detection of, the two people the therefore acquired the the Nobel the physics prize of more than 1952.50 in the last yearses,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as already become to a the door contain new course of theoretical integrity.
一 前言:
实验目的:1: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包括:对核自旋、在外磁场中的能级分裂、受激跃迁的基本概
念的理解,同时对实验的基本现象有一定认识。
2:学习利用核磁共振校准磁场和测量因子g的方法:了解实验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利用扫场法创造核磁共振条件的方法,学会利用示波器观察共振吸收信号。
实验简介:自旋不为零的粒子,如电子和质子,具有自旋磁矩。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粒子放入稳恒的外磁场
中,粒子的磁矩就会和外磁场相互作用使粒子的能级产生分裂,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ΔE = γhB0 (1)
其中:γ为旋磁比,h为约化普朗可常数,B0为稳恒外磁场。
如果此时再在稳恒外磁场的垂直方向加上一个交变电磁场,该电磁场的能量为hν(2)
其中:ν为交变电磁场的频率。
当该能量等于粒子分裂后两能级间的能量差时,即:
hν = γh B0 (3)
2πν = γ B0 (4)
低能极上的粒子就要吸收交变电磁场的能量产生跃迁,即所谓的磁共振。
实验设备
a) 样品水:提供实验用的粒子,氢(1H)核。
b) 永磁铁:提供稳恒外磁场,中心磁感应强度B约为 Bo(实验待求)。
c) 边限振荡器:产生射频场,提供一个垂直与稳恒外磁场的交变磁场,频率ν。同时也将探测到的共振电信号放大后输出到示波器,边限振荡器的频率由频率计读出。
d) 绕在永铁外的磁感应线圈:其提供一个叠加在永磁铁上的扫场
e) 调压变压器:为磁感应线圈提供50Hz的扫场电压。
f) 频率计:读取射频场的频率。
g) 示波器:观察共振信号。
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一中绕在样品上的线圈是边限震荡器电路的一部分,在非磁共振状态下它处在边限震荡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