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选修1第4讲王安石变法.ppt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选修1第4讲王安石变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选修1第4讲王安石变法

(2010·山东文综,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6分) 点拨 该题比较难的是材料是文言文,所以对材料的解读至关重要。第一问根据材料可直接作答。通过材料的意思归纳概括得出“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材料二体现出王安石力图通过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第二小问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内容。 解析 第(1)问的“特点”是归纳材料中的要点。第(2)问要围绕上述要点回答。回答第(3)问时要注意“银行作用”的含义,便于分出带有“银行”色彩的措施。 答案  (1)特点:不抑制土地兼并;按照户等负担差役;豪强有免税权。(3分) 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赋役不均,逃避赋税的现象严重;政府赋税收入大幅减少,财政困难(3分) (2)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2分) (3)措施:青苗法和市易法。 (2分)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②变法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 ③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④变法者个人命运相似:商鞅被杀;王安石被革职,后又被迫辞职 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 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 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 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确立封建制度)的运动; 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果不同:商鞅变法成功;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命题探究——如何再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 解析 第(1)问“背景”要注意材料中的“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王安石认为其原因在于“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因此,他主张“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第(2)问梁启超从利弊两个方面对王安石变法予以评价,较为客观,其“评价”阅读材料概括归纳即可;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取得成功要注意哪些因素,实际就是从变法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 【答案】  (1)背景: 北宋中期财力困穷;风俗衰坏;法度不彰。 基本主张:法先王之政(意),实行变法;讲究治财之道,理财以富国。 (2)评价:在肯定变法的前提下,指出变法存在的缺陷。 因素:改革要把握时机;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改革要循序渐进;权衡政策的利弊;处理好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1、(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07年山东) 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