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级历史王安石变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级历史王安石变法

变法结果及启示 3.启示 从改革的原因来看: 从改革的目的和结果来看: 从改革的过程来看: 从改革者及用人看: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但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改革会有阻力、充满艰险,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要争取最大力量的支持,处理好改革派内部及改革派与守旧派间的关系) 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讲究策略,循序渐进,并注意用人 1、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背景) 2、注意历史活动的主要目的 3、以生产力标准看其实际效果 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发展 ; 性质: (2) 变法的进步意义:(积极作用) (3)变法的不足:(局限性) ②王安石勇于改革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一次改革 执行不善,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自救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对改革的评价: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 相同点: 1)直接目的 2)改革条件 3)改革实质 4)改革进程 富国强兵 国君或皇帝的支持 确立或维护封建统治 曲折,旧势力强烈反对 商鞅变法 王安石变法 背景 目的 性质 结果 社会大变革时期 封建社会中期面临统治危机 确立地主阶级统治 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新兴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地主阶级自救改革 (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成 功 失 败 * * * 北宋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北宋中期后,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 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 据材料说明北宋中期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一、王安石变法背景 冗官 北宋时期禁军人数的激增 据材料说明北宋中期面临什么社会问题? 冗兵 年代 收入 (单位:贯) 支出 (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下列材料说明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社会状况? 冗费 冗兵、冗官、冗费 积贫 增加财政负担 上京(今内蒙) 兴庆(今银川) 东京(今开封) 西夏王陵 契丹人引马图 该形势图反映了北宋面临的什么问题? 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称为“岁币 积弱 冗兵、冗官、冗费 积贫 增加财政负担 积弱 军队战斗力弱 变法背景 材料一 赵翼感叹到:“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馀 。” 材料二 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更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当时,有诗描述道:“死者道路积,城市接田野,恸哭去如织” ;而官府却“暴敛不暂息”。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 材料三 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曾经两度出动大军征辽,企图收回幽云十六州,可是都失败了。1040~1042年(康定元年到庆历二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尖锐 变法背景 材料六 宋仁宗庆历三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材料七 宋神宗: 愁啊愁, 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 让我无心忧….. 宋神宗的信任与支持 材料八 王安石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志愿,不做庸碌无为的书生,而要学以致用,为时代和社会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他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变法,冲破重重阻力,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 王安石的才能及坚定的改革信念 1、北宋社会问题一:冗官、冗兵、冗费, 积贫积弱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北宋还存在哪些社会矛盾? 2、北宋社会问题二: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3、变法前奏:庆历新政(范仲淹) (宋仁宗时,以政治上整顿吏治为核心,失败) 内: 阶级矛盾尖锐 外: 民族矛盾尖锐 连年战事自然灾害横征暴敛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 4、个人因素:王安石的个人才能及坚定的改革信念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目的: 2、核心内容: 巩固封建统治 富国强兵 3、具体措施: (1)富国:理财 (2)强兵:整顿军队 (3)取士: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措施 内 容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青苗法、免役法 市易法、均输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