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均热板制程开发之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均热板制程开发之研究

32. 均熱板製程開發之研究 蘇程裕 、褚伊銘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機電整合研究所 摘要 將上下蓋接合後 ,注水抽真空後封 口 。對微結構的 製作探討微結構的製程差異對均熱板熱阻之影響 , 本研 究 擬 利 用 兩相 熱 傳 原理 ,改善冷 凝 區微 在性能檢測作一系列研究探討以增進均熱板的傳導 結構 ,分析微結構製程參數探討對均熱板性能的影 效能 。 響 。首先分別使用機械加工溝槽 、噴砂 、噴銲(銅) 等表面粗化方式用於均熱板冷凝區 ,並探討微結構 二、實驗方法 性能參數(表面形貌 、粗糙度 、潤濕性)之關係 ,藉由 研究結果選擇製作均熱板冷凝微結構 ,並對均熱板 2.1 毛細結構 性能(熱阻)進行分析量測 。 本研究是以機械加工溝槽 、噴砂 、噴銲(銅) 等 文 中於均熱板的熱阻探討 中發現潤濕性對微結 方式用於均熱板冷凝區 ,研究冷凝區維結構對均熱 構有相關影響 ,疏水性的表面熱阻低於親水性表面 板熱 性能 之影 響 。均熱 板 的製作 主 要可 由毛細結 與具吸付流體的網 目結構 ,且對於冷凝區無毛細結 構 、容器及工作流體三個部份討論 ,蒸發區毛細結 構並不影響均熱板的使用角度 。 構 皆使用銅網燒結的方式製作 ,冷凝區毛細結構利 用不 同加工方式製作不 同孔隙結構 ,透過孔隙率與 關鍵字 :冷凝區 、表面粗化 、潤濕性 潤濕性的分析來選擇加工參數 ;由於銅具有高熱傳 導性 、價格較低與方便加工等特性 ,故容器採用無 一、前言 氧銅製作 ,工作流體選擇使用具高表面張力 、高潛 熱與操作溫度範圍廣的純水 。 1942年R. S. Gaugler [1] 發表首篇有關熱管的文 本研究分別使用C NC铣床 、噴砂機和熔射系統 獻 ,到1963年G. M.Grover [2] 所申請的專利中才首度 進行微結構製作 。溝槽型以90 ° 的 中心鑚加工 出兩 使用 「heat pipe (熱管 )」一詞 ,熱管最初被應用 種流道型式與控制溝槽深度而改變的寬度 、密度 ; 於太空技術上的元件散熱 、衛星向光面和背光面的 噴砂則以氧化鋁砂與玻璃砂在相 同壓 力與時間下粗 熱均衡 。之後熱管技術越來越成熟 ,漸漸符合一般 化 ;噴銲方式利用不 同的噴射壓力控制成型銅粉的 市面上發熱元件之散熱要求 ,在1996年 ,美 國RCA 粒徑與孔徑大小 。 公司首先將熱管商品化 ,從此熱管才廣泛的應用於 工業上[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l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