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咏物言志诗课件
“时人不识” 的小松 同一志可以用不同的物来托 同一物也可以托不同的志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且挺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如《小松》、《子规》 咏(题、赠、赞)+物象,如《咏梅》、《赏牡丹》 A、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如《赏牡丹》、《咏鹅》 B、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如《石灰吟》 C、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如《子规》 寄托的情与志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 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其他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依旧芳香如故。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受排挤而矢志不渝的诗人 遭嫉妒而依旧吐香的梅花 诗人以梅花自况,表现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契合点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拟人、反衬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咏物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艺术手法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运用咏物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描写了小松哪些特点? 环境特点:生长于深草、蓬蒿中 自身特点:挺拔高耸,有凌云之志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自身特点:“刺头”即“埋头”寓旺盛的生命力。 时人对松是怎样的看法? 两个“凌云”各有何含义?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时人忽略 了小松。 未长成的小松必将凌驾云端。 高耸入云后才称赞。 长成后的松树高高 凌驾云端的姿态。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 物象特征 埋没于深草 有凌云之志 时人不识 物象内在品质 小松:不甘埋没、坚强不屈 时人:目光短浅 诗人经历,社会环境 诗人自身微寒,才华山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言志:以小松喻人,刻画“小松”形象,借以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 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 比较阅读杜荀鹤《小松》和陈毅的《青松》 松 托 言 不甘埋没的精神和批评“时人”的以身取人,目光短浅 坚强不屈的精神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咏物诗鉴赏步骤: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艺术手法 2、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等)。 运用咏物诗的鉴赏步骤及方法,完成练习第二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广东珠海一中等六校联盟第二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doc
- 2015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5月综合测试(三模)语文试题.doc
- 2015届广东韶关市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5届广东高考作文材料题.ppt
- 2015届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doc
- 2015届文言文练习--鲁定公问于颜回.ppt
- 201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doc
- 2015届文言文练习--张九龄传.ppt
- 2015届江淮十校11月联考化学试卷.doc
- 2015届河北省邯郸市四中高三5月模拟试卷(一) 语文.doc
- 2015届高二(下)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章 第3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含新题详解).doc
- 201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定时训练.pptx [修复的].pptx
- 2015届高二年级周练文科.doc
- 2015届高三诗歌复习-边塞征战诗课件.ppt
- 2015届高考--正确使用成语.ppt
- 2015人教版中考备战总复习第二部分 语法专题十二 情景交际与图识标志(共153张PPT).ppt
- 2015届高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热点专题系列3 铁及其化合物计算题解题技巧.ppt
- 2015届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专题二 第三单元 课时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ppt
-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2-3 力的合成和分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