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及科学抗癌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及科学抗癌【摘要】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肿瘤在病因方面与体虚、情志、外邪、饮食等因素相关,在临床可正虚、痰凝、血瘀等表象,在治疗方面常采用扶正培本、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以毒攻毒等法。当代中医发展了配合手术、放化疗的中医治则,并结合肿瘤研究进展发展了瘤毒/癌毒的中医肿瘤病机,在此基础上抗癌成为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结合中药药理研究进展,文章提出了辨证抗癌的概念,指出抗癌中药应当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同时,在用中医理论思维辨证遣方用药时,亦当首先考虑使用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即在中医理论、现代药理的双重标准下合理选用抗癌中药,在临床中逐步摸索抗癌中药作用和配伍规律。随着研究的进展,将有可能对大部分中药抗癌的作用及机制、抗癌作用谱、、配伍规律以及毒副作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随着中医理论研究的深化,中药治癌当根据中药药理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有机组合,此所谓科学抗癌。文章还总结了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抗癌中药,以及具有雌、雄激素样作用的抗癌中药,指出这些中药在相关肿瘤中当慎用。
【关键词】肿瘤;中医药;辨证论治;辨证抗癌;科学抗癌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33-01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经验,在病因方面中医认识到正气亏虚是肿瘤的发病基础,在临床可以见到痰凝、血瘀等表象,在治疗上以扶正、化痰、活血以及清热解毒为主;随放化疗的广泛应用,中医同时发展了配合西医治疗的原则,如配合手术健脾和胃、气血双补,配合放疗养阴生津、活血解毒、凉补气血,配合化疗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1],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抗癌中药药理研究的进展与积累,如何选用与配伍这些抗癌中药成为当务之急,遵循传统中医的发展脉络,文章提出了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的原则。
1辨证抗癌
肿瘤是一种特殊的疾病,传统中医以痰、瘀认识肿瘤,痰、瘀皆系没有生命力的病理产物,但肿瘤并非死的病理产物,而系突变的细胞,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增殖、转移,并不受细胞内在抗癌机制的调控,笔者曾倡癌毒或瘤毒之说,认为癌毒是肿瘤的根本病机,肿瘤表现出的气滞、血瘀、痰凝等只是癌毒在酿生、结聚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状况、病灶部位、疾病阶段及其所致具体脏器功能障碍乃至合并其他疾病的不同而呈现的兼见病机而非肿瘤病机的本质,即瘤毒的结果或同时合并的病机[2]。最近有文章再次强调了癌毒之说,认为机体平衡失调导致“癌毒”的产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认识和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着眼点[3]。在此原则下,抗癌才是肿瘤治疗的根本治则。
据笔者初步检索,目前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有抗癌作用的抗癌常用中药多达150味以上,如何选用与配伍这些抗癌中药成为当务之急。由于中药药理研究是基于现代科学背景进行的研究,很多抗癌中药很难直接用传统中医理论阐释其抗癌作用,如牛蒡子、黄芩、桑寄生等,同时这些抗癌中药还具有很多已广泛证实的传统功效。在此我们提出辨证抗癌的原则,强调抗癌中药当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并应高度重视临床已经广泛证实的传统功效;同时,在用中医理论思维辨证遣方用药时,亦当尽可能选用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如止血首选大小蓟、仙鹤草、茜草等,化痰首选猫爪草、半夏、南星等;强调在中医药理论、现代药理的双重标准下合理选用抗癌中药,在临床中逐步摸索抗癌中药作用和配伍的规律。在此原则指导下,一个典型的抗癌方剂当包括以下组分:①对证药,主要针对中医主要病机或不适主诉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在没有明确证或不适主诉时根据肿瘤部位、中药药理、以及中医中药基础理论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②对症药,针对患者表现的具体不适或合并疾症不适选用可以改善症状且具有抗癌作用的的中药,如利水渗湿选用茯苓、猪苓、薏苡仁,安神选用远志、灵芝等;③扶正中药;④传统配伍佐使,遵循中医传统配伍理论适当加以配伍。
在这里特别强调扶正中药的使用,根据中医传统理论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病的基础,所谓“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医宗必读?积聚》),肿瘤形成以后还将耗损正气,可以认为正虚贯穿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扶正也可以用于肿瘤的全过程,但需辨清虚实的比重,中早期适当扶正,晚期或体质较差的主要扶正;术后、放疗化后无明确病灶,以抗转移、复发为目的的治疗或无证可辨的患者当以扶正为主。在选用扶正中药时当重点选用具有抗癌作用的补益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苡仁、山药、刺五加、绞股蓝、补骨脂、巴戟天、杜仲、冬虫夏草、牛膝、桑寄生、玉竹、石斛、枸杞、鳖甲、女贞子、墨旱莲、天麦冬、百合、首乌等。根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情况,肺胃肿瘤可考虑补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