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钱币上书法艺术
中国古代钱币上的书法艺术(一)
汉字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由于其起源于象形,有一种天然的妙趣横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艺术部类――书法艺术,并逐步渗透到中国人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古代钱币深深地印证着书法艺术的演进过程,是一部独特的书法艺术殿堂。本文重点赏析篆书及其在钱币上的艺术表现。
一、篆书源流
“篆书”是先秦文字的通称。从远古时期人们结绳记事、开始刻画符号到出现象形文字,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目前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应当是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而得名,集中出土于河南殷墟,据考证用于殷商王室占卜等事宜。“甲骨文”象形会意,印证了“书画同源”的真谛,“谓之字可,谓为画亦可”。由于书写工具的特点,形成“甲骨文”特有的风格:文字瘦而坚挺,结体错综多变,章法参差疏朗,体现了商代文字已具有的书法意趣。
甲骨文之后,是铸造和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亦称“金文”的文字。我们现在所称“青铜器”是由于时间的久远铜制品外表产生铜锈后的一般称谓,当时并没有这样的称谓。由于铜的冶炼的复杂和产量的稀少,以及铜制品的外形特殊质感,青铜器在当时多为上层社会使用的礼器,因而金文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早期金文间架分行相当随意,中期注重结构整饬和字形规范,晚期变为浑朴流畅。
西周早期青铜伯矩盘铭文和大孟鼎铭、西周后期的毛公鼎铭(部分拓片)
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书写凿刻在石鼓上文字,称之为“石鼓文”。文字风格质朴,雄浑,富于变化。
秦《石鼓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中华文化滥觞时期,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氛围。表现在文字书写上,也是形体各异,百花争艳。人们一般将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文字统称为“大篆”,或“籀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便于国家的管理,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由丞相李斯将战国时期各国各不相同的大篆文字统一为“小篆”。“小篆”的基本特征是:字型呈纵势长方,笔画匀称,线条圆润,结构整齐美观,讲究对称。也有较自由的文体,如《秦诏版》刻画折多转少, 结字错落参差, 每多奇趣;亦称之为“草篆”的。
秦篆代表作:峄山碑、瑯琊石刻、秦诏版局部
在汉字演进中,“篆字”对钱币的影响最大,虽然其它字体随着时代也曾灿烂一时,但“篆字”是钱币书法的主角是毋庸置疑的。
1、先秦布币(铲币):布币的产生应当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最早的布币――空首布没有文字,而且布首中空,应该是插入手柄的地方,上有小孔,用于固定,最具生产工具的特色。之后衍生出尖足、方足、圆足;耸肩、削肩、方肩、圆肩等各种形状。
早期布币上的文字简单,往往是一到两个字,如“商”、“鬲”、“安阳”、“东周”、“离石”等地域名,文字一般多直笔少圆笔,质朴雄浑。之后文字逐渐增多五六个字,如“梁正尚金尚爰”,圆笔增加增添了文字和构图的生气,意趣昂然,让人看后更加爱不释手。特别是下面几种铲币,已经是书法艺术的觉醒,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结构更加完美,具有结字构架之美;二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的错落有致,具有空间章法之美。表明古人不仅有平面构图的扩张力,而且上升到空间的想象力,已经有了整体审美意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离石、安阳、訚易一釿、梁正尚金尚爰
铲币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货币之一,继之而滥觞是形形色色的刀币。
2、先秦刀币。刀币应当与先民狩猎文明相关,在割食猎物时须用小型刀具,逐渐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使楚,楚王进橘,置削(削即刀)。当然这是用于剖割橘子的真刀,正因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才能成为人们交易认可的信用物品,之后逐渐统一型制,成为交易的货币。
刀币文字最多的当属齐莒刀,如“齐造邦?法化”刀署六字,化是货的本字,法化即法定货币的古代称谓。?和造邦为地名(?属造邦管辖),齐为国名。其它还有“即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等刀币。从书法角度看,齐莒刀币的文字特征是字体开张,笔画瘦硬,结字质朴明快雄浑,特别是它的横画平直的近乎夸张,细细品味,有大气、大度韵味。俗话说字如其人,从这个角度看,齐刀币上的文字风格应当是展示了其当时领导者的风格。其它如尖首刀、明字刀、钝首刀的文字都较少,从书法角度看特色较少。从总体上说,由于刀币的型制的制约,空间想象力受阻,因此刀币文字书法表现较后期铲币稍逊一筹。
3、王莽刀币。王莽在历史上被称为阴谋家,但是王莽是一个很能创新的人物,因此在他篡夺皇权后给自己建立的政权命名为“新”朝。他在制币上将圜币和刀币结合,制作出了新型刀币--金错刀币。而且币值十分富有想象力,大钱面值“一刀平五千”,还有一种面值为“契刀五百”,分别相当于五千和五百个五铢钱的价值,成为名副其实的敛财工具。
王莽虽然声名狼藉,但是却给后代的钱币收藏家留下了不可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