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血液报废原因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连地区血液报废原因研究

大连地区血液报废原因研究【关键词】 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 大连地区的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公民的无偿献血,一方面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逐年提高,献血人数逐年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新农合等政策的实施和完善,临床用血会不断增加。而血液是宝贵的资源,对于血站自身来说,如何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势在必行。笔者对本中心2007年~2010年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2010年来本中心献血的合格无偿献血者192377人次(均经医生问诊、查体及HBsAg金标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 1.2检测项目及标准 血液的检测及报废标准均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执行。 1.3仪器设备 AT-plus 2 全自动加样机,FAME24/20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7300全自动血型仪。 1.4方法 按常规试验程序操作,各步骤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执行。ALT初复检采用速率法(试剂为日本和光公司产品和上海科华);HBsAg金标试纸条初筛,HBsAg复检、抗-HCV初复检采用上海科华和厦门新创;抗-HIV初复检采用法国伯乐和厦门新创;梅毒初复检采用厦门新创和北京华大吉比爱。脂血及其他采取物理外观检查采集的血液离心后,利用肉眼观察判断。 2结果 2.1引起血液报废的各种原因见表1 2.2报告血中献血者各项检测指标异常数检测见表2 表1引起血液报废的各种原因分析表 n 报废数(%) 各报废原因的报废率(%) ALT HBsAg 抗-HCV 抗-HIV 梅毒 脂血 其他 2007年 50533 3.26 0.32 0.26 0.31 0.04 0.33 1 1 2008年 45574 3.95 0.35 0.26 0.42 0.14 0.54 1.1 1.14 2009年 51092 2.65 0.26 0.37 0.4 0.32 0.42 0.13 0.75 2010年 58647 2.24 0.23 0.32 0.51 0.28 0.44 0.1 0.36 合计 205846 3.0 0.29 0.3 0.41 0.20 0.43 0.58 0.81 注:表中血液数量单位为人份,1人份200ml/袋(表2同);其他包括过期、量不足、溶血、凝血、破袋 表2 2007-2010年献血者各检测项目不合格数 报废血中所占比例(n=2965) n 报废比例(%) ALT 592 19.97 HBsAg 634 21.38 抗-HCV 854 28.8 梅毒抗体 885 29.85 注:ALT>40U/L为不合格。 图1各年血液报废不同原因的分析图 图2血液报废原因不同年度的比较分析图 3讨论 通过上述表格和图可以看出,2007年引起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是脂血和其他原因,2008年两者比例仍居高不下,与此同时,ALT、抗-HCV、抗-HIV、梅毒引起血液报废率也有所上升, 2009年是关键一年,前两年主要由脂血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大幅下降,由抗-HCV引起的血液报废逐年上升,2010达到最高;抗-HIV引起的血液报废09年比08年显著增加,2010年有所下降;梅毒、ALT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08年最高,09年-2010年有所下降;HBsAg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09年最高,2010年略有下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3.1加强业务管理。自09年7月起对血液报废实施的业务考核,一方面要求医生严格根据体检标准,仔细询问献血者的饮食情况;另一方面要求采血人员采血前严格检查血袋的质量,采血过程中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以及对献血者紧张情绪的及时心理疏导。所以2009年和2010年由脂血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大幅下降。 3.2抗-HIV引起的血液报废09年比08年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09年3月起使用了进口试剂,而该进口试剂的假阳性相对较高。 3.3梅毒检测不合格数保持较高的水平与我国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关。 3.4HBsAg原因引起的血液报废09年最高,主要因检测出现“花板”现象造成。 综上所述,为了降低血压报废率,血站内部应加强业务管理,将各项考核指标明细化,严格考核;从实验室检测结果看,乙肝、丙肝、艾滋检测不合格的一部分原因是两种检测试剂盒存在一定的不符合。因此我们在关注试剂盒检出灵敏度的前提下,还应进一步关注检出的特异性,关注因试剂盒检测结果不一致带来的献血者淘汰问题。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