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卫生》
2012 高點‧建國營養師‧全套詳解
《食品衛生》
試題評析
本次試題是延續近三年來偏向較平穩,如果要吹噓自己所整理的教材有多麼料敵如
神,能夠全數命中,還不如說是因為本次食衛考題中沒有較深奧刁難的題目,題目
均難易適中,但要拿得滿分,並不容易,需要詳加解釋,才能如願。其中比較難的
是第四題是最難的,其他都算簡單,本次問答題顯見出題者之用心(絞盡腦汁),特別
是第二題的設計方式。食衛考試科目是考取營養師的得分之鑰,少有人因食衛分數低
而如願考取的。另外推薦上課所使用的用書,如果你無法親自聽講,函購本書也是
明智之舉。恭喜並祝福各為如願以償。
一、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自民國70至99年止,造成臺灣食品中毒病因
物質案件總計件數的前二項致病菌為何?分別說明其食物中毒的
分類、特性與防止原則。(10分)
解 :【※詳見講義 P4-15、16 與章後歷屆考古題】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自民國70至99年止,造成臺灣食品中毒病因物質案件總計件數的細菌
性之前二項致病菌為腸炎弧菌
(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與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前者為感染型而
後者為毒素型。
一、腸炎弧菌:居台灣地區歷年來食物中毒案件與患者數之首位,約占所有案件與患者
數目的2/3,而在日本的比例更高,約在80%,主要與攝取海鮮產品有關,如:生魚
片、牡蠣與蛤。
(一)生長特性:屬革蘭氏陰性菌,在3%食鹽鹽度中生長良好,低溫下或在淡水中則
無法生長,不耐熱。會引起感染型中毒,潛伏期約4~18小時,症狀有上腹疼痛、
噁心、嘔吐以及伴隨水漾糞便,死亡率並不高。
(二)防止原則:主要與生鮮海產品有關,因此只要不吃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海產
品,並且注意調理時不要發生生熟食的交叉污染,適度加熱(80 °C 以上加
熱 1 分鐘)都可預防腸炎弧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二、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台灣地區食物中毒件數位居第二位,
僅次於腸炎弧菌。
(一)生長特性:屬革蘭氏陽性菌,不形成內孢子,可在低溫下殘存,在水活性0.86
仍可存活,是病原菌中可耐最低的水活性,主要棲息在哺乳動物的皮膚皺褶處,
尤其是化膿的部位。會引起中毒型食物中毒,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毒素
在免疫型上分成五種,均為分子量30,000的單一蛋白質,具有強耐熱性,即使以
18
2012 高點‧建國營養師‧全套詳解
沸水處理1小時,也無法破壞其結構與毒性。潛伏期很短,約1~8小時(平均2
~4小時),會有輕微發燒,症狀有激烈嘔吐與腸胃炎,然24小時後症狀會消失,
死亡率幾乎為零。由於潛伏期很短,因此就醫人數與回報件數會很少,政府所
統計資料應有低估的可能性。
(二)防止原則:此菌與調理人員手部化膿污染食品最有關聯性,此外與乳品、乳製
品與畜肉加工品有關,也與複合調理食品有關。
二、解釋下列名詞與食品衛生安全的關係。
(一)Minamata disease (5分) 【※詳見講義 P5-11】
(二)solanine (5分) 【※詳見講義P4-25】
(三)Scombroid fish poisoning (5分) 【※詳見講義 P4-31】
解 :
一、Minamata disease(水俣症):日本國北九州熊本縣水俣灣位於日本國九州西側不知火
海東海岸,這個城市是以新日本氮肥廠為中心,事件發生時之人口約有 10 萬,1953
年發現附近漁民陸續有腦性麻痺、全身抽筋、手腳彎曲與變形等症狀,當地民眾稱
為「貓之跳舞病」,後來出現「集體跳樓自殺」的現象,後經追查是氮肥廠任意排
放含汞廢水到近海中。水俣症造成 1,700 多人死亡,日本最高法院在 2004 年 10 月
15 日裁決日本政府必須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