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河南科学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五代河南科学技术

隋唐五代河南的科学技术 毛阳光 郭绍林     第一节 工程建筑 一、隋朝营建东都洛阳 隋朝建立后,以长安为京师。仁寿四年(604)十一月,为了加强对关东与江南地区的控制,隋炀帝下诏营建东京洛阳。他指出:“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内,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隋书》卷三《炀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97)尚书令杨素被任命为营作大监,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为营东都副监,其他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还有元弘嗣、阴世师、孟孝敏等人(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上篇《隋东西两京修建工程诸主事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於士澄,“并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大业二年(606)正月,东京建成。 东京洛阳坐落在汉魏洛阳城西十八里处,周长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杜宝著、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第3页,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制度穷极壮丽”。(《隋书》卷六十八《宇文恺传》)其设计者宇文恺是一代建筑大师,构思极其精妙。他把东京的地址,确定在东面瀍河、西面涧河流经的地带,北面是绵延不绝的邙山,南面是风景秀丽的伊阙(龙门),南北二者之间经过定鼎门街构成城市的中轴线,而洛水穿城而过,象征天河。这样,城市与周边自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突出了城市的气势。因此,唐人韦述说洛阳城“北据山麓,南望天阙,水木滋茂,川原形胜,自古都邑,莫有比也”。(韦述著、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卷四《东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这座新建的都城,主要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于大业元年(605)由卫尉卿刘权、秘书丞韦万顷监筑,“城周匝两重,延袤三十馀里,高四十七尺”。(《大业杂记辑校》第15页)东西四里一百八十八步,南北二里八十五步,周长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皇城东西五里十七步,南北三里二百九十八步,周长十三里二百五十步,城高三丈七尺。宫城北面又有圆璧城与曜仪城,起保卫宫城的作用;东面则修建有含嘉仓城和东城。皇城和宫城西面则是皇家园林——西苑。 外郭城的居民区里坊,洛河南96坊,洛河北30坊。(《大业杂记辑校》第4页。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下篇《释东都之坊数》第156-157页指出,《隋书·地理志》所记载东都103坊,未包括厚载门以西城西南隅地以及洛河南小坊。)城内街道纵横,呈棋盘式布局。坊呈正方形,周长四里,四面有坊门,“门并为重楼,饬以丹粉”。城区大街小陌,纵横相对。(《大业杂记辑校》第4页) 外郭城内还有三个大型市场,比西京长安城多出一市。洛河北、瀍河东岸有通远市,城南有丰都市、大同市。通远市位于漕渠附近,周长六里,有二十个市门通往市内,漕渠停泊着各地前来贸易的船只。而位于通远市南的丰都市,周长八里,有十二个市门,市内有一百二十多种行业,三千多家商店。店铺鳞次栉比,井然有序,“甍宇齐平,四望一如”。市墙四边还有四百余家旅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大业杂记辑校》第15页)大同市周长四里,位于天津街西。 隋洛阳城不对称,这是由于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导致城市西部宽阔;同时由于城北依山而建,受地域环境的制约,只能将广大的禁苑建在城西。这也便利了宫城与禁苑之间的交通。(傅熹年:《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原载《文物》1995年第3期,收入《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第186-187页)宫城、皇城居于城市西北高地,城池坚固,内外砌砖,且宫城除了南面有皇城,北有圆璧城与曜仪城,东有东城,南面又有洛河,便于防御,城市的防卫更加严密。坊里的设置更加规整,注意利用自然条件便利城市交通,市场的众多以及水利渠道的设计更多地考虑了工商业。这些都是当时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上独具的特色。(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载《考古》1978年第6期) 傅熹年认为:隋代洛阳城的宫城不居中,违反了自魏晋以来形成的都城布局传统,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是因为隋朝洛水穿洛阳城而过的布局是效法南朝的建康城。而在宫城和皇城所处城市位置上,则是沿袭了北朝都城的旧规。因此,隋洛阳城的规划吸收了南北方都城建设的经验,是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南北文化交流密切的体现。(《隋、唐长安、洛阳城规划手法的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十论》第187、195页) 从城市规划建设技术而言,傅熹年认为隋代修建洛阳城时采用了模数控制的设计方法,以宫城的中心部分——大内为基准,以宫城的长和宽规划全城。把它扩大四倍,即为皇城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