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护理【摘要】 目的 探讨脑外伤、脑卒中患者经管道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的护理。方法 对163例脑外伤、脑卒中患者,无法经口进食而需肠道内营养者, 经鼻、口胃肠管留置及经皮胃肠造瘘术后营养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正确护理操作、合理饮食指导能大大减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经管道肠内营养,需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外,合理饮食结构及喂养方法指导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脑外伤;脑卒中;肠内营养;经管道营养
颅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多因原发损伤或并发症,致使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意识水平低、长期昏迷等情况。这些患者康复时期较长,且需长期营养支持。该类患者的肠道功能基本完好,长期的肠外营养不现实,也不经济,保持良好的肠内营养是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经管道肠内营养主要有经鼻、口胃肠管留置及经皮胃肠造瘘术后。将有关肠内营养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5年康复中心建科来,主要收治脑外伤、脑卒中患者。康复一科,从2007年6月到2010年10月住院收治经管路肠内营养163例,其中经口、鼻胃肠管留置134例,经皮胃肠管造瘘29例,男112例(68.7%),女51例(31.3%);年龄2~84岁,最大84岁,最小2岁,平均42.5岁;置管最长760 d,最短7 d,平均46.3 d。
1.2 方法
1.2.1 经口鼻胃肠管置入 清醒患者采取以下方法:张德英等报道的快速插胃管法,纱布蘸液状石蜡包住胃管前端以抛物线的方向沿鼻道内侧壁置入,当胃管插入10 cm~12 cm 达咽部时,患者不做吞咽动作,憋住气,术者快速将胃管经食管送入胃内;庄雪珍的吞服法,按常规操作,当胃管进入15 cm 时用汤勺边喂患者温开水边送胃管,胃管随着吞咽顺利插入,一直至所需的长度。昏迷患者采取以下方法:浅昏迷患者采取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即患者取侧卧位,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深昏迷患者采取徐亚金侧位拉舌插胃管法,患者取侧卧位,当胃管插入口咽部约14 cm 有阻力时,助手用舌钳将患者舌头拉出,术者即将胃管插入。经鼻肠管置入前面同胃管置入术,待插入50~55 cm时配合胃部蠕动,置入肠内,最深可达110 cm左右。有气管切开患者插管前用注射器向气囊注入空气5~8 ml,使气囊压力软硬适中。此外李雪英报道,用润滑麻醉剂(2%利多卡因和适量液状石蜡)滴0.3 ml于一侧鼻孔、0.5 ml于舌根部,并涂于胃管前10 cm处,以辅助插管。
1.2.2 经皮胃肠管造瘘 为消化内科医师胃镜下经皮胃管造瘘置入胃肠留置管,或者由外科医师在麻醉下行经皮胃肠管造瘘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行宣教,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得他们的配合。
2.2 管路护理 经鼻胃肠管的固定:胶布的两端贴在同侧鼻翼及面颊部,另外可再用备好的细线在胃管靠近鼻孔处做环行缠绕两圈,然后打一死结(松紧以保持胃管内径自然空间为宜),余下的长14~16 cm 双股细线上牵于患者额部,用1 条胶布将线横向固定[7]。经皮胃肠造瘘处可外用剪有“Y”字型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腹部,注意造瘘管的固定,宁紧勿松,避免造瘘管滑入瘘管。对烦躁、意识不清患者可采取腹带固定、包扎。经鼻胃肠插管管饲前应检视置入深度,是否通畅,有无折叠、扭转,应经常检视尾部有无漏液、漏气,管子有无老化、开裂等。经皮造瘘关口有无局部发炎,保持造瘘管的清洁通畅,防止扭曲、折叠、脱出。
2.3 管饲护理
2.3.1 管饲液的选择 选择流质饮食,如能全力、瑞素、奶粉、米粉等,根据病情加一些果汁、肉汤、鱼汤、鸡汤、豆浆、果汁、米汤、米粉糊、蛋羹等,亦可将米饭、蔬菜、肉类用搅拌机打成匀浆膳,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不同量的水,以调整稠稀。种类及量可由少到多,有简单到丰富。营养要素饮食要现用现配,不得超过24 h。胃管及肠管应有所区别:肠管内注入应较胃管分子更小的物质,因为其少了胃的消化及碾磨。
2.3.2 管饲方法 管饲前摇高床头30°~90°,每次250 ml 左右,温度在37 ℃~40 ℃,根据患者情况可一天喂食4~5次。管饲前后均用温开水30~50 ml 冲洗导管,以保持导管清洁通畅。每次喂前先抽吸胃液,如胃内储留量大于150 ml,暂停喂食,如抽出咖啡色液体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相关处理。如用喂食泵持续滴注,每隔4 h 用温开水30 ml~50 ml冲洗导管。药丸和胶囊要碾碎成细粉末,充分溶解后再喂食(缓释剂除外)。给药后用温开水30 ml~50 ml 冲洗导管,尽量避免与营养液混在一起。喂食后0.5~1.0 h 再取平卧位。气管切开患者喂食后半小时内应尽量避免吸痰、拍背护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