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0例麻醉应用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0例麻醉应用分析[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的可行性。方法: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A组气管插管及气腹前后观察指标SBP(收舒压)、DBP(舒张压)、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E(肾上腺素)和NE(去甲肾上腺素)较B组差异显著,同时术后烦躁发生率较低。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能明显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降低E、NE水平,减少全麻用药量,降低全麻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通气效率,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不失为LC手术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麻醉
[中图分类号] R57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6(c)-072-01
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渐趋广泛。1999年至今,本院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000例患者,男710例,女290例,年龄21~65岁。ASAⅠ~Ⅱ级,均无呼吸、循环、内分泌系统疾患。将其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麻组(B组),两组患者均为500例。
1.2 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和阿托品0.5 mg。A组全麻前选择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之后向头置管3.5 cm,以2%利多卡因4 ml作为实验量,阻滞平面出现后以硫喷妥钠4~6 mg/kg,芬太尼3~5 μg/kg及琥珀胆碱1.5 mg/kg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其后经硬膜外导管追加1.4%利多卡因+0.2%丁卡因局麻药混合液10 ml,静脉滴注1%普鲁卡因+0.04%哌替啶复合液维持麻醉,根据手术时间追加局麻药5 ml。B组全麻诱导方法同A组。以1.00%的普鲁卡因+0.08%琥珀胆碱+0.04%哌替啶复合液维持麻醉。两组均以普鲁卡因1 mg/(kgmin)的静滴速维持45 min后减量,并随时调整滴速。
两组患者均于气管插管前后及麻醉后气腹前,气腹后5、10、20 min,测定BP、HR、SpO2,于气腹前,气腹后5、10 min抽血,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血液中E和NE浓度,并测定术后烦躁发生率,所作数据行t检验,P0.05);B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增高(P0.05),B组气腹时有显著变化(P0.05);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LC由于人工气腹的建立,对呼吸、循环及内分泌均可产生一定影响。据报道腹压增高和碳酸血症可能为全麻组NE释放增加的原因,并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1],同时,气腹时腹内压增高,周围静脉阻力上升,腹主动脉受压,体循环外周阻力增加[2]。有文献报道全麻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等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大[3],在单纯全麻下,机体的应激反应仍然活跃,如BP增高,HR增快,NE、E水平增高,这些情况对原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尤为不利。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后,由于节段性阻滞了胸段交感神经的传出纤维,引起阻力血管及容量血管扩张,清除了插管刺激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现象,减少了儿茶酚胺的释放,从而降低了上述应激反应,有助于血流动力学平稳。
单纯全麻由于全麻药的用量较大,麻醉药残余作用使苏醒不完全以及疼痛和内脏不适,术后躁动率较高。联合硬膜外阻滞后躁动率明显减少,可能与其全麻用药少,镇痛效果好有关[4]。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优点在于麻醉效果得到明显改善,麻醉过程中可根据手术要求灵活掌握全麻或硬膜外阻滞的用药量,将其应用于LC中能明显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降低E、NE水平,减少全麻用药量,降低全麻术后躁动发生率,使患者心理趋于平衡,提高通气效率,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不失为LC手术的较佳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Aoki T,Tanii M,Takahashi K,et al.Cardiovasculr changes and plasma catecholamine levels during laparoscopic surgery[J].Anesth Analg,1994,78(suppl):8.
[2]Aono H,Takeda A,Tarver SD,et al.Stress responses in three different anesthetic techniques for carbon dioxid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J].J Cline Anesth,1998,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