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3
理论探索·当代文坛·20
从“言志到“吟咏情性
——先秦文化、哲学与诗学观念的演进
赵强 王确
摘要:先秦诗学观念发端于歌舞娱神的祭祀活动,最初作为原始巫术文化观念形态而存在;周代
人文精神觉醒使得人们的诗学观念由鬼神、祖宗而转向人间政治和伦理,“诗言志”的诗学观念因之而
产生,最初扮演着西周国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角色。此后其具体诗学内涵一再拓展,直到战国诸子
人性论探讨的展开,~隋性”美学范畴的提出,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得到明确认知,“情”与“志”的理论内
涵发生合流。
关键词:诗学;诗言志;情性
演进的考察对象,对其进行历史性的梳理与考索,那么,围
引 言
绕“诗言志”的理论内涵产生的种种纠葛便可迎刃而解;并
由于我们对先秦诗学理论的探究常常止步于为数不多 且,通过对“诗言志”的诗学观念演进的内在理路的探究,
的诗学话语、命题和范畴的阐释,因此被视为中国诗学“开 我们亦可将“言志”与“吟咏情性”两种诗学观念之间的过
山的纲领”(1)的理论范畴——“诗言志”受到特别的关注。 渡厘清。
学者们对“诗言志”以及相关的诗学命题和话语的研究成
前“言志”时代之诗学观念
果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考辨其产生的时代;二是阐
释其理论内涵。前者虽不可确考,但对于“诗言志”,流行 诗之起源甚古。汉代郑玄认为诗起源于虞舜时代:
年代学术界基本上达成共识:“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认识 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
却是相当普遍的”。(2)关于后者的争议至今尚未解决并形成 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日:“诗言志,歌永言,声依
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以朱自清、叶朗、李泽厚、刘纲纪等 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诗谱序》)
学者为代表,认为“志”包含的是志意、思想、怀抱,排斥个 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六艺论·论诗》)
人的情感因素;一种以罗根泽、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周 其所言之“诗”具有特定的内涵:“诗者,弦歌讽喻之声
振甫、陈良运、张少康、鲁文忠等学者为代表,认为“志”指 也。”(《六艺论·论诗》)以此定义寻绎诗之起源,未免难以
人们的思想感情,是意和情的结合。④以上学人的研究不可 自圆其说:一则其论诗兴起的社会根源乃是“奸伪以生,上
不谓之精深独到,但分歧和争议尚存的现状却昭示出对此 下相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与“君臣之接,如朋友然,
问题做进一步探究的可能。 在于诚恳而已”的虞舜时代自然龃龉(《六艺论·论诗》);
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上古文献的 二则虞舜时代之“弦歌讽喻之声”缺乏文献支持。故而唐
再次考索,而在于研究理念、方法的调整:以往的研究成果 孔颖达在诠释郑玄“唐虞始造其初,至周分为六诗”一语时
已将与此相关的上古文献搜罗殆尽;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则 采取了比较通达的说法:
可以直接提供研究理念、方法上的有益启示。他在《歌与 ……亦指尧典之文,谓之造初,谓造今诗之初,非讴歌
诗》一文中详尽地考证出“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志有三 之初;讴歌之初,则疑其起自大庭时矣。然讴歌自当久远,
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更具启发意义的是他指 其名日“诗”,未知何代,虽于舜世始见诗名,其名必不初起
出:。这三个意义正代表诗的发展途径上的三个阶段0”④前
文档评论(0)